首页 > 创作与研究 > 现任画家 > 范琛 > 最新动态
技与道 | 范琛:“丰富”是我追求的绘画的“新”2021-05-20
  【编者按】《技与道——北京画院画家系列专题视频》自2018年末拍摄项目启动以来,历时3年间,北京画院与雅昌艺术网通力合作,整合学术资源,陆续摄制推出了前四季节目近40位画家的短视频专题,旨在记录北京画院画家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的学术思考、艺术创作与教学传承,使美术界与社会对北京画院画家有整体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全面展现北京画院的创作和教学风貌。2021年,我们继续推出《技与道——北京画院画家系列专题视频》第五季,敬请关注与期待!本次推出的是艺术家范琛。
 
范琛
 
  范琛的山水总是蕴涵着一种如史诗交响般的自然大美与恢宏,苍茫莫测中错落沉积出地老天荒的广袤与静谧深远。笔墨追求中凸显出他内心的血脉律动,那是一种对神秘崇高、天地合一心怀神往的可贵品质。他对水墨的驾驭组合、腾挪闪转,已在不急不躁中展现出对山水风云、宇宙洪荒质朴而直出灵府的会意。
 
  出身军旅,曾在航天单位就职,范琛聪明睿智、文气宽和、与世无争。对待艺术、对待传统文化总是能从哲学的角度,以禅辩的思维,去体验,去思考。范琛在创作中做过很多尝试,他的作品追求一种壮阔与大美,不着意于雕琢刻画,不急于成型。他不断汲取中西绘画中的营养,带着自然不做作的从容与自信,探索着一种新的笔墨可能。他要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那个“新”。
 
  在这一期“技与道”中,采访者对话范琛,谈一谈他那山水中的大美与恢弘。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作品《天地梦圆》221x170cm 生宣淡彩 2014
 
  采访者:您出身军旅,又在航空单位就职。这样的经历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范琛:我从中央美院毕业就到了部队,在文艺创作室任创作员前后有二十多年。刚来的时候经历了一个痛苦阶段,就是发觉在学校学的东西用不上,而自己又不甘心用那种贴标签的方式来表现军旅主题。想让画面深刻,能力、手段又无法实现,当年为此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筑梦太空》221x180cm 生宣淡彩 2019
 
  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我发现很多部队画家,他们没有受过科班训练,反而能用一切手段来围绕画面服务,而且会在画面里设计合理、巧妙的故事线索,引导观众去体验他表现的这个主题。所以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让我勇于放下院校的知识包袱。还有一点,就是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跟美术文化宣传相关的所有美术工作我都要做,所以平面设计、连环画、插图,甚至壁画、雕塑都曾经参与过创作,这对我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太空一瞬》 180x90cm 2004
 
  再加上我原来的单位承担了航天任务的发射、宇航员培训等一系列重要职责,因此我开始关注太空。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太空,它的那种神秘、深邃、巨大的体量一直很吸引我。此时,我发现白色的宇航服,和金属材质的航天器散发出的那种很冷静的金属之光,与太空深邃无限的黑对比后,产生出一种很玄妙的现代美。再加上我后来了解了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被这一批批以身许国的科研人员真真切切地感动了,几代航天人,在一种极大的自我牺牲和寂寞坚忍的状态下让中国航天震撼世界,这正是对我们常说的大音希声的最好注解。太空里的那种宁静、无声,和航天事业获得这种巨大成就之间的极端对比,让我把自己这一时期主题创作的着眼点放在了航天这个主题上,并且给自己这一航天系列起名为《新长征路上的瞬间》。
 
拨云见日 69x36cm 纸本水墨 2016
 
大壑云开 69x36cm 生宣水墨 2016
 
  采访者:您刚刚谈到说航天精神打动了你,怎么样能够把这种精神以笔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您有哪些探索?
 
  范琛:我认为,还是要发现一个真正能感动自己的审美触点,我的经历、情感和审美相生发,产生一个主题。探索的过程中,又看到了一些有现代感的审美架构,我再主动地把这种架构与我的个人情感相融合,在这种反复锤炼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自己的语言。
 
  采访者:您的山水总是给人一种评论家叫做史诗交响般宏壮广袤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
 
  范琛:这主要是跟我的“进食”次序有关系。
 
  首先,我第一次被中国山水画打动,就是在附中美术史课上看到的范宽那张《溪山行旅图》,当时看到它之后发现,他那种张力,在观众面前展现出的那种气势和崇高感,让我一下就爱上了中国画。
 
  其次,附中临近毕业,我们去陕北黄土高原写生,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自然状态中的山水空间、山水景观,它那种连绵不断的广袤,使我对苍厚、雄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静山 69x36cm 纸本水墨 2016
 
静山·之二 69x36cm 纸本水墨 2016
 
  最后,我一进美院就进入了李家山水体系,向众多美院教授、当代名家学习,那时给我们授课的先生多多少少都得到过李可染先生的指导,他们也都不自觉的把纪念碑式的,为祖国山水立传式的审美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我跟他们求学也很自然地把这个当做了自身审美的一种追求高度。
 
  所以综合这几点来说,这种审美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自己山水画的一个探索方向。
 
  采访者:李可染先生曾说山水创作是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你怎么去看待“胆”和“魂”?
 
  范琛:“胆”说的是勇气,在森严的美术体系下,在那么多经典林立的丛林里,你能不能有勇气探索新的高度,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个山峰,这是李可染先生说的这个胆。
 
山灵 138x69cm 生宣水墨 2018
 
  “魂”首先说的是画家自己的精神,在这之后,还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这个“魂”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时代的。我觉得中国艺术甚至世界艺术至高的那个“魂”都是不变的,都是善良、温暖、崇高、深沉、浑厚,这是我们创作中应该去继承的“魂”,我们保持精神的传承性就是留住了这个“魂”。
 
  采访者:就创作而言,您做过很多探索,块面感、笔墨的线条等等。
 
  范琛:块面感实际上是院校美术教育带来的影响,它有两个作用,一,帮助塑造形体;二,便于形式构成,生发出装饰趣味。这两点恰恰是能够补益中国绘画的,所以我主动地向这方面靠拢,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画面里。
 
  当然,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的,是以韵律感造型的,所以我用韵律感来辖制这种块面感,不让块面感变成纯理性的、机械的、冷冰冰的结构,让画面充满中国画温情的节奏。
 
无言之山 生宣水墨 138x69cm 2018
 
玄潭白石 248x129cm 生宣水墨 2019
 
  采访者:这其实是技法的融合。
 
  范琛:对,融入不是表面形式的借用,而是在文化认知上,在审美上寻找他们的共通点。李可染先生的李家山水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他一方面借用了西方对黑白和形体厚度的控制力来补充中国水墨的短版,另一方面他又保留了中国画的审美韵律,没有让西方的那种形象塑造方法改变中国画最高级的审美,他把这两点结合得恰到好处。
 
塔吉克的眼神·之五 33x26cm 纸本水墨 2019
 
即将上场的骑手 生宣水墨 140x69cm 2017
 
  采访者:其实从李可染先生到今天的画坛,一直在谈“新中国画”,您怎么看待这个“新”字?
 
  范琛:我之前认识的“新”是比较表浅的,认为是新的语言、新的形式,甚至新的内容才叫新。但是随着自己的沉淀,不断自我检视、自我修正,发现对新的理解要重新更正一下——这个“新”其实是阐释角度的新,并不是说要推倒重来。就像我们画杯子,并不是说我新了我就从此再也不画杯子了,而是说前人是用一个平视的角度画这个杯子,我能不能用一个俯视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杯子,并且发现这个视角的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新。
 
喀什正午 69x46cm 生宣水墨 2019
 
秋日塔什库尔干 生宣水墨 140x69cm 2017
 
  另外,我前面谈到过,审美的终极高度是不变的,并不是我们要重新建立全新概念才叫新,善、温暖、深厚,永远是全人类追求的高度,不必再花心思另立高标,而是我们用哪个角度重新爬到了这个山峰上,这个时代的画家就是要找到一条我们的路线。
 
  采访者:前边您说到,自己受到很多前辈的影响。但您能通过笔墨不露痕迹地将这种影响表现出来,而且您似乎并不急于给自己定型,为什么?
 
  范琛: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我始终把绘画当做自我塑造的一个途径和手段。所以我觉得我所有热爱的,有兴趣的,我都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它,比如山水,我从水墨山水这个体系学出来,但是后来自己又想探索彩墨山水,表达自己对传统情感的古意山水也不愿放弃。同时我又想画水墨人物,画彩墨的花鸟、花卉,这都是我的兴趣点,我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
 
调琴待友图 122x66cm 生宣水墨 2014
 
秋山问道 33x33cm 生宣镜心 2015
 
  作品之间跨度比较大导致我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程式化的面貌让大家一眼就能辨识,但是“丰富”这两个字,就是我想成为的那个我自己的“新”。
 
  我觉得,最能打动观众的是画家人性的真实,真实的人性一定是丰富的、多面的。我喜欢的绘画类型、语言都是我心性的反射面,我希望观众能通过这些反射面认知到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有温度的我,所以我把“丰富”作为自己的追求。
 
  采访者:说到“丰富”,您不仅是画家,还攻读了民族学博士。这段经历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范琛:跟实践类的不同,我读的是一个民族学专业的博士。说实话,我不是奔着去学美术去的。我当时觉得美术专业的技法研究和训练至多在硕士就应该结束了,博士不是在重复这个练习,读博最大的价值是让自己的文化视野更加拓宽,能够发现一个影响自己终生的研究点,并且能够让自己的审美认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指导自己的创作,我出于这个目的去考了这个专业。
 
白云自来去此地亦仙家 69x35cm 生宣彩墨 2014
 
动人秋色数家山 69cmx35cm 生宣彩墨 2012
 
  后来就进行了三年的苦读,完全是跟自己原来专业不相干的书籍和课程,而且因为三年时间很短,即使再努力也只是一个表浅的学习,所以三年几乎没有画画。这段学习对于我的画面没有直观的影响,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借此又完成了一次自我的塑造。之前我在美术学体系内,觉得美术学是我的全部认知边界,但是我得以窥见人类学、民族学体系之后,我认识到美术学只是依附于这棵大树上的一条藤蔓而已。
 
  发生这种认知转化之后,我更清楚自己的哪些分析判断、哪些方面的追求是有价值的,我认为这段经历的深远影响在这个方面。
 
高山望云 68x34cm 纸本彩墨 2012
 
家在青山深处安 68x68cm 2011
 
  采访者:我们这次拍摄的纪录片是“技与道”,您怎么去看待“技”和“道”之间的关系?
 
  范琛:绘画是离不开“技”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把评价标准始终停留在对”技”的衡量上。我觉得这两者是一个交替互换的关系,只有在“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认识到“道”的存在,而“道”达到一个更宽广的覆盖范围,它才能够指导“技”的再升华。
 
普度 69x35cm 生宣彩墨 2019
 
天心月圆 69x35cm 生宣彩墨 2019
 
  采访者:您怎么去看待北京画院和他的教学方式?
 
  范琛:我认为北京画院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术创研机构,它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它高质量的展览和丰富的创作类型、高水平的创作队伍,以及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状态,都能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