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 详情
叮,这有一份详细的观展手记,请注意查收2019-11-12
  展览: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
  展期:2019年10月25日—12月15日(逢周一闭馆)
  跟上小编,咱们一起出发!
 
【观展准备】

 
  你的有效个人证件,充满电的手机,便捷携带的笔记本。
 
  Tips
 
  六十余幅作品,三十六位画家的笔情墨趣等你来发掘,记得手机要充满电哦,因为展览实在太好逛了,不知不觉就能逛半天!

 
  记得带个便携小本子,有惊喜呦。
 


【文明观展你我他】

 
  美术馆是公共空间,咱们务必自觉做到文明观展哦,为你自己,也是为你身边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观展环境,去了解和读懂画里的故事。 

 
  三、四层有书店及咖啡厅,看展累了就来这休息吧,聊聊天,喝喝茶,翻翻画册,还有精美的文创产品等你来挑选!
 
【观展前来些知识储备吧】
 
  “吮毫描来影欲飞”,源自本次展览中罗聘所绘《丁敬像》的一首题诗。“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将写意人物的气质与神姿描述地入木三分。

 
  中国人物画创作,几经变革与省思,引发了画家从“以形写神,意存笔先”到“意笔草草,神完气足”的转变。写意人物画,萌芽于魏晋,发展于唐宋,高峰在蒙元,延续至明清。或以书风入画,或以变形入画;或以禅味入画;或以世俗入画……名家纷呈、意态万千。中国绘画贵在“尚意”。北宋韩拙在其著作《山水纯全集》中曾言:“夫画者,笔也,而所运在心。”可见,写意不仅仅是以书入画的潇洒,是墨色淋漓的浩荡,也是绘者主观精神的写照,是胸中逸气的抒发。与此同时,当我们剖析明清人物画发展的中国状态时,西方还有一条平行的绘画脉络在延伸。在几乎同时期的欧洲,是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重要时期,可以对两者进行比较思考。
 

 
  此次展览为了向观众清晰、全面地展示明清写意人物画的面貌,特别向各大博物馆与美术馆商借到诸多名家精品:徐渭的墨趣横生、文徵明的浅淡用笔、戴进的顿挫有力、陈洪绶的高古奇骇……将在这里一一呈现。
 
【4个关键词带你看懂明清写意人物画】
 


【关键词1】
意态纷呈
  
  中国绘画,讲究画中之意,意至则气韵出焉。写意人物画,自魏晋发端后,历经五代宋元,于明清之际,呈现出群芳吐华之景。明代吴门,以元画幽远澹泊为宗,重秀雅、韵味与戾家气,曾与浙派并驾齐驱,后取而代之,成为画坛主流。其中文徵明,以浅浅之笔,将平淡的美学趣味与活泼的生命精神发挥到极致。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在物与我、古与今之间,感悟人生。晚明陈洪绶,追求高古奇骇。看似夸张变形,实则在怪诞与迂拙中,注入生命的力量。改琦、费丹旭,以仕女画见长,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将古代深闺女子的秀润素淡、柔弱婀娜展现地活脱自然,对现代人物画与民间年画影响深远。此外,还有遗民画家的愤世、岭南画派的风俗,一并谱写了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异彩纷呈。
 
  【展品目录】
  老子像,文徵明,57cm×28cm,明,纸本墨笔,广东省博物馆藏
  驴背吟诗图,徐渭,112。2cm×30cm,明,纸本水墨,故宫博物院藏
  达摩面壁图,宋旭,121。5cm×31。5cm,明,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三星拱照图,佚名,175。8cm×89cm,明,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三教圣人图,王彬,123cm×49。5cm,明,绢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白描明妃出猎图,丁云鹏(款),29cm×233。5cm,明,绢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钟进士像,袁尚统,60cm×33。5cm,明,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右军笼鹅图,陈洪绶,109。5cm×50。5cm,明,绢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人物图,陈洪绶,129cm×53cm,明,绢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仕女图,倪仁吉,124。8cm×46。7cm,清康熙九年(1670),浙江省博物馆藏
  飞锡图,周璕 ,144。7cm×52。8cm,清,绢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骑驴图,易景陶,117。4cm×33。5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人物图,龚谷,78。4cm×36。4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喜报图,改琦,114cm×62。5cm,清,纸本墨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仕女图,费丹旭,111cm×34cm,清,纸本墨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一,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二,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三,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四,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五,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群盲行乐图册之六,朱肇裔,22cm×61。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漫画人物册(5开),梁辰,28。2cm×54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驴背吟诗图 徐渭
112。2cm×30cm 明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驴背吟诗图》是明书画家徐渭的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一个长袍老翁骑着驴子徐徐前行,姿态怡然自得。左上角斜出几缕枝蔓,右侧跋语“以书法作画,古人中多见之。此画虽无款识,为徐文长先生笔意靡疑。”为清初书画鉴赏家张孝思的鉴定文字。整幅画作意笔草草,简练放逸,精妙至极。
 
  作为中国“泼墨大写意花鸟”的创始人,徐渭的人物画则较为罕见。这幅写意人物画是难得的人物佳作,描绘的是诗翁在驴背上吟诗的景象。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曾记载,唐时有人问诗人郑棨近来是否写了新诗?郑棨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诗人骑驴寻诗觅句,亦是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
 

老子像 文徵明
57cm×28cm(画心尺寸)明
纸本墨笔 广东省博物馆藏
 
  《老子像》为明“吴门”画家文徵明的经典之作,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该像以浅淡的墨线勾描,人物呈侧面站立,身着道服,衣带飘举,双手掬于胸前,神情温润恬静,俨然是一幅超然的智者面容。令我们仿佛看到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的“老子姓李,名耳,外字聃……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此图作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文徵明时已届杖朝之年,他在以精细之笔写人物细微神情的同时,兼以蝇头小楷抄录《老子列传》于画面上端,笔致细劲干练。可见其年事虽高,而书、画更臻练达之境。
 







群盲行乐图(部分) 朱肇裔
22cm×61。5cm×13 清
纸本墨笔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这套《群盲行乐图》册页是明末宗室朱肇裔的作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图册描绘的是一群盲人行乐的场面。动作、表情夸张的盲人们,或嬉戏、或奏乐、或斗殴。该作落笔古朴,风趣盎然,看似怪诞幽默,实则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关键词2】
院体浙派
 
  宣德年间,浙江钱塘人(今杭州)戴进以画供奉内廷,官直仁殿待诏,后遭谗言被放归。他的追随者吴伟,三次被召入宫,赐“画状元”印,因性情放荡不羁,后借病逃离宫廷。戴进、吴伟二人先入宫又出宫的经历,使他们的画风融合了明代的宫廷趣味、文人的笔墨意境与民间的世俗气息,流行于宫廷内外。而戴进画风的扩展与流传,让一个新的画派应运而生,并引领了明朝中前期的画坛风尚,那就是“浙派”。
 
  【展品目录】
  人物图,戴进,35cm×58cm,明,纸本墨笔,广东省博物馆藏
  松下问道图,马轼,152。8cm×72。5cm,明,纸本墨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四仙图,刘俊,173。3cm×119。5cm,明,绢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太极图,吴伟,明,故宫博物院藏
  山行落帽图,张路,155。8cm×98cm,明,绢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桃源问津图,张路(款),101cm×153cm,明,绢本水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采药仙人图,朱约佶,137cm×98cm,明,绢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醉饮图卷,万邦治,24。5cm×143cm,明,绢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女仙图,郑文林,160cm×100cm,明,绢本设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山行落帽图 张路
155。8cm×98cm 明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平山。
 
  在这幅《山行帽落图轴》中,似将镜头从远山拉进至山中一角,一块巨大的山石之下,老树之旁,三位旅人似在缓缓而行,主人骑行在驴背之上,两位小童紧紧跟随,突然一阵山风吹过,吹掉了一位小童的帽子,他急忙回身去追。张路营造了一个富有戏剧感的场景,动感极强,有马远《踏歌图》的遗风。
 

太极图 吴伟
138。6cm×81cm 明
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太极图》是明代画家吴伟的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描绘了一位笑容可掬的仙人,在古树下欣赏太极画卷的场景。这幅水墨写意人物继承了南宋梁楷的泼墨简笔,笔墨洒脱放纵、酣畅遒逸,人物神情潇洒、气宇轩昂。画作左下角画家自题:“小仙”。
 
【关键词3】
扬州画派
 
  扬州画派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含蓄蕴藉、孤芳自赏的风格,变得清新活泼、贴近生活。黄慎,起初作工笔人物,门庭冷落。于是变楷为行继而为草,变工为写继而泼墨,其道大行。金农,绘黎民百姓疾苦,曲笔借喻,以一纸画卷记录社会万象。华嵒,融山水、花鸟入人物,参酌老莲之法,略作变形而以情节取胜。这些画家既能贴近市民文化而不失高雅,又可自抒胸意而能雅俗共赏,大大拓展了写意人物的绘画题材与表现语言。
 
  【展品目录】
  寿星图,高其佩,118。1cm×56。8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洛神图,高其佩,134。5cm×62。5cm,清,纸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
  山水人物图,高其佩,91cm×52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观书仕女图,陈撰,91。4cm×39。2cm,清乾隆八年(1743年),绢本墨笔,浙江省博物馆藏
  钟馗赏竹图轴,华嵒,176cm×94。8cm,清乾隆二年(1737年),纸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二老谈道图,华嵒,84cm×33cm,清,绢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镜影水月图,汪士慎,119。5cm×53。5cm,清,纸本墨笔,广东省博物馆藏
  醉钟馗图,金农,125。1cm×50cm,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纸本墨笔,浙江省博物馆藏
  盲叟图,黄慎,122cm×53。5cm,清雍正九年 (1731年),纸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渔妇携筐图,黄慎,138cm×48。5cm,清,纸本设色,天津博物馆藏
  纫兰图,黄慎,66cm×34。8cm,清雍正七年(1729年),纸本水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风尘三侠图,黄慎,105cm×50。5cm,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麻姑图,黄慎,170cm×81cm,清,纸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山水人物图,黄慎,137cm×68。5cm,清,纸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设色达摩图,傅雯,120cm×58cm,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双童图,闵贞,65。5cm×27cm,清,纸本墨笔,天津博物馆藏
  抚石仕女图,闵贞,77。5cm×48。5cm,清,纸本墨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采菊图,闵贞,130cm×66cm,清,纸本墨笔,广东省博物馆藏
  达摩图,罗聘,51cm×24。5cm,清,纸本墨笔,天津博物馆藏
  高僧乞米图,罗聘,110cm×42。2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丁敬像,罗聘,108。1cm×60。7cm,清,纸本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吕洞宾像,冯箕,113。6×63。45cm,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纸本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风尘三侠图 黄慎
105cm×50。5cm 清
纸本设色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风尘三侠图》是清代书画家黄慎的写意人物作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该作描绘了虬髯客、李靖与红拂女相聚的场景。画面人物神态刻画传神,胡须、发丝纤毫毕至,衣纹线条挥洒自如,-连绵回绕,有“笔走龙蛇”之意,气象雄伟。
 

醉钟馗图 金农
125。1cm×50cm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纸本墨笔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幅《醉钟馗图》是清代书画家金农的作品,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图中,钟馗头戴乌纱帽,身着红官服,表情诙谐,醉态可掬。右侧是以其独创的“漆书”长题。整幅画作独运匠心,令人玩味。
 

钟馗赏竹图轴华嵒
176cm×94.8cm 1737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丁巳五月五日华嵒写。
钤印:布衣生(朱文)华嵒(白文) 被明月兮佩宝璐(朱文)
 
  这幅《钟馗赏竹图轴》,华喦将人物与山水结合,钟馗立于园中山石之下,与两位小童一同观竹,他不再是捉鬼的神仙更像是一位享受天伦之乐的老者,华喦把更多世俗的人情味赋予在钟馗身上,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关键词4】
海上画派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西方殖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维新变法运动汇聚于此。工业的发展与商贸的兴盛,使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极尽繁华的“十里洋场”,云集了各地的达官显贵与湖海名流,以砚田为生者,继而纷至沓来。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多样且融合的艺术流派——海上画派。海派画家继承了扬州画派抒发个性,取材生活的绘画传统,更上溯至石涛、徐渭、八大直至两宋的写意精神,同时融合了民间趣味、金石气息与西画语言。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中与西的多元维度交织中,实现了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
 
  【展品目录】
  读经图,钱慧安,132cm×55。5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云中仕女图,任薰,142。8cm×76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设色人物故事屏,任薰,240cm×60cm×8,清,纸本设色,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秉烛图,任薰,204cm×121cm,清同治九年(1870),纸本设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人物图,任薰,116。5cm×32。1cm,清同治十三年(1874),纸本墨笔,浙江省博物馆藏
  钟进士图,任颐,123。5cm×41。9cm,清,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玉局观禅图,任颐,122。8×53。2,清光绪十四年(1888),纸本设色,浙江省博物馆藏
  秋林觅句图,任颐,150cm×40cm,清光绪九年1883年,纸本水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横云山民行乞图,任颐,147cm×42cm,清,纸本设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何以诚像,任颐,102cm×45cm,清,纸本设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何以诚肖像 任颐
102cm×45cm 清光绪三年(1877年)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这幅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以诚肖像》,是晚清名家任颐的意笔人物画。画面主人公宽袍大袖,拥熏炉而坐,笑容可掬,生动传达了日常的生活状态。人物面部刻画精微,神情惟妙惟肖,面庞经层层渲染;衣纹则寥寥数笔写出,线条粗壮有力,颇具金石韵味,可谓工写结合之佳作。右上侧款书为:“以诚仁兄先生五十一岁小像。光绪丁丑正月,山阴伯年任颐。”
 
【观展手记Q&A】
 
  我们从哪开始看呢?
 
  展览共两层,共分为“笔端万象自传真——意态纷呈”、“画里形骸呈奇态——院体浙派”、“貌体古怪迥常类——扬州画派”、“点睛取神宜高远——海上画派”四个板块,咱们从三层开始看起吧!

 
  想了解更多的古代写意人物画怎么办?
 
  展厅的空间有限,所以我们把更多的空间让给了精彩的作品。如果您想了解关于古代写意人物画脉络及其他作品,您有以下的选择:

 
  1。 关注北京画院公众号,一幅长卷,看懂中国写意人物画发展脉络,当然,在四层展厅之外的空间,也可通过电子相册对中国写意人物画进行简单了解。

 
  2。 配合本次展览,北京画院出版了一套精美的画册,放置在四层展厅休息区,可供翻阅。



 
  3。展览专门印制了导览手册,您可以免费领取一本,既可以观展的指导,也可以作为观展的纪念。

 
  想拍点照发票圈?
 
  展览不仅在作品的选择上十分考究,展厅在设计上也十分的用心。一处一景便有一情,展厅里那么多景,你想不想也给自己来上一张?
 
  

一角芭蕉、一笼轻纱、一块湖石,虚实相衬,营造出古代文人艺术时空。
  画中人喷绘于轻纱之上,立于展厅。
  达摩面壁而坐,参禅悟道。
  以上就是小编为各位看官特制的“吮毫描来影欲飞”观展手记,
  期待您一刷再刷这场精彩的展览!
  不要压抑自己爱艺术的心,快叫上小伙伴一起来北京画院美术馆,
  一次性领略明清写意人物画的风采吧!
  他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等你!
 
【展览信息】
 
展览
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
 
展期
2019/10/25 - 12/15
(逢周一闭馆)
 
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