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 详情
情境·塑造·观看——“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评2017-12-25
  文/赵琰哲
 
  北京画院 理论研究部 副研究员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执行策展人

 

展览主题和前言

 

  2017年8月25日,“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期持续至11月19日。作为北京画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在办展模式、策展理念、展陈设计、学术研讨、公教宣传等方面均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馆际借展 合作办展——展览模式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是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四家文博单位联合主办,由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画院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承办。展览将明清时期不同题材、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人物画代表作汇聚一堂,共计62件(套)。

 

展览现场

 

  承办本次展览的北京画院“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其工作重心在于对传统经典书画创作规律的研究与展示上。自2015年始,正式启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项目,每年推出一个古代书画展览,同期出版展览图录,汇编研究论文。2015年,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展”。2016年,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州艺术博物院等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展”。本次“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作为北京画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览之一,是第三次与博物馆联合办展。馆际之间的借展,可最大程度的集中与主题相关的展品,使展览呈现出更丰富的面向。可以说,利用各大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与北京画院的研究力量优势互补,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书画的独特魅力,这亦是对展览模式的一种新探讨。
 
  二、学术先行 古意今情——策展理念
 
  作为北京画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览之一,“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的最大特色便是重视研究,学术先行。主张以问题意识带动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带动展览呈现,并且力争对当下具有借鉴意义。本次展览即是针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笔墨特性与情境表达二者关系这一问题展开的。那么,为何要选取明清人物画作为展览主题?又为何集中探讨人物画中“情”与“境”的表达呢?
 
  当我们站在当下回看中国传统人物画,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人物画与西方人物画存在着根本差别。一方面,中国人物画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画法体系,强调以线造型,以皴染表现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中国人物画主张以简约纯粹的人物形象表现画中意趣,主张体现画中人与画中景的呼应融合。以此反观当下强调以素描体系为中心的人物画坛,中国传统人物画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是否需要保持?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能从古人那里学到什么?明清画手笔下的众生诸相,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启发和借鉴?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正是以回望古人、寻根溯源的方式,探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规律与艺术特色。希望透过展览中的诸多精彩的明清人物画作,使观众能够吸取传统书画所蕴含的艺术养分,充分体味古代文人的清逸追求与精神态度,感悟人与景、情与境的交融。
 

自画像 华喦 清雍正 46岁作

纵130.5厘米 横50.7厘米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自2016年动议后,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进行广泛了解与深入研究之后,经过不断碰撞与调整,最终确定“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这一主题。“笔砚写成七尺躯”展名化用自本次展览中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华喦《自画像》上的题诗——“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展陈单元按照人物身份、性别及画题,设置为四个板块:性耽贪玩泉与石——雅事;笔端刷却世间尘——写真;画中红袖今安在——蛾眉;色相分明各奇古——道释。
 
  “雅事”版块,展示的是明清文人雅士的生活环境与审美品位。在画中,他们或饮酒赋诗,访友雅集;或吹箫抚琴、品砚赏石;或远游登高、听泉观溪。人物形象与风物景致融合呼应,呈现出文士独有的情调与境界。“写真”版块主要收入不设画面背景、重视写实特征的肖像画作品。这些画作多由民间画师所绘,注重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蛾眉”版块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针对目前国内尚无专门针对女性形象绘画展览的空白,第一次将明清二代以女性形象为描绘主题的人物画作集中呈现。观众可从中了解明清女子的闺中生活,领略其非凡才情。“道释”版块则收入明清二代的宗教人物画作。
 
  三、小中见大 一叶知秋——陈设巧思
 
  做精致的专题展,以学术吸引人,是“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理念,同时亦是北京画院美术馆作为场馆面积较小的美术馆的办展特色。本次展览不同于博物馆梳理艺术史大线索的展示方式,采用有趣味的讲故事的方式,抓取画史中的灵光一现,小中见大,透析明清人物画的艺术特色。这样的细节巧思不仅体现在展览主题与单元设置中,还在具体展品选择上隐藏着草蛇灰线。

 

吟梅图 轴 陈洪绶 明 1649年

纵125厘米 横58厘米 绢本 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展览不仅汇集了吴伟、张路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文徵明、唐寅、仇英、谢时臣等人为代表的吴派人物画,还将晚明陈洪绶变形主义人物画、清中期禹之鼎的文士写真肖像等明清人物代表性画作汇集一堂,其中不少作品皆为首次展出。
 
  在“蛾眉”版块,除展示明清二代仕女画之外,还特别搜罗表现历史上真实女性形象的画作,尤为难得的是将晚明清初金陵名妓“秦淮八艳”中的四位——柳如是、寇湄、董小宛、顾眉——汇集一处。
 
  在“写真”版块中,上海博物馆藏赵澄所绘《张林宗像》是首次面向观众展出,使人更加了解这位周亮工的恩师、明清易代之际著名的忠贞之士的仪容与生平。更出乎意料的是,因画寻访到张家后人。张林宗九世孙、十世孙闻讯特地从外地赶来,膜拜先祖画像,可谓翰墨因缘。
 

王锡爵、王鼎爵、王衡、王时敏四人像之一 清

纵27.4厘米 横28.5厘米 纸本 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太仓王氏家族作为世代豪门,从明代首辅王锡爵起,其子王衡、其孙王时敏、其曾孙王掞、五世孙王原祁,均为朝廷一品大员。王时敏、王原祁更因作为清代“娄东派”书画大家,尤为艺术史学者所熟知。本次展览通过清代佚名画家所绘 《太仓王氏像》、清代禹之鼎与王翚合绘《听泉图》、清代禹之鼎所绘 《王原祁像》等多幅展品,将王氏一门五代肖像全部呈现给观众。
 
  配合精致办展的理念,整个展览的展陈设计也希望能够通过画中“人”与“景”的呼应,来展现明清时期人物画中独有的“情”与“境”。
 
  走入外观简约现代的北京画院美术馆,古画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冲突形成了奇妙的穿越感。为了营造情境相生的观展空间,设计师串联展线与版块来造景,由“门”入“亭”再进“院”,再从“室”透过“窗”去观“景”。以这样的次序引人入境,可使观众更好地与画作共情。深红与暗金的展览主色设定,犹如浓重深秋,既含相思之情,又有闲雅之逸,使观众情绪沉浸其中,缩小古今文化的距离感。
 

展览主题墙
 

  取自“走马灯”元素的主题墙,似灯似亭。亭取“停”意,于风景处设亭观景,观景人亦被人观。宫灯亮起,世情百态,众生诸相,变换多姿,恰如明清人物图景之缩影。四层展墙中的花窗格栅中有一娴静女子正于花树下横笛而吹,有一蝴蝶翩翩飞来(动态投影),配合着展厅播放的幽旷之音,一动一静,殊为合宜,为古画增添了音韵与灵动。精心构思的展陈布置,使观众在展厅中移步观画时,可谓一处一景,一景一情,以人述事,以事造境。
 
  四、图录研讨 公众互动——周边活动

 

凌利中老师讲座

 

  在展览期间,为推动明清人物画研究的深入,北京画院还推出了系列学术活动。一方面出版《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图录。图录中不仅收入本次展览的全部展品,而且详细著录题跋钤印,同时还附有多篇研究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金量。另一方面,北京画院2017年工作年会中特设“传统中国书画”会场,就明清人物画相关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包括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教授、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凌利中主任等在内的众多学者参会发言,激辩学术。

 

赵琰哲老师讲座

 

  在加深学术研究的同时,展览期间亦重视与广大公众的互动交流,针对不同需要的观众进行不同面向的宣传推广。开展前九天便在官微中以每天推出一幅以明清人物画为主题的倒计时海报进行预热,早早点燃观众的热情。开展后推出的明清人物画展超完美观展攻略,贴心提示观众注意事项。来到现场的观众可通过展签微信扫码的方式,对画作背后的信息做进一步的了解。未能到达现场的观众,可以在手机上观看本次展览的微展。对于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北京画院美术馆接连推出“笔底金刚杵——娄东画派艺术成就与王原祁《题画手稿》发现的意义”、“画中红袖今安在——明清女性生活与肖像艺术”等公众讲座。对于对传统绘画不熟悉的小朋友,特别开展儿童公教活动,以直接体验的方式,带领孩子实际观展并动手作画,体会古人的生活情境。

 

展览的儿童公共教育活动
 

  可以说,“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览具有审美与学术的双重意义,小中见大,古意今情,耐人品味。
 
  原文刊载于《美术观察》2017年第12期
 
【展览信息】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展期:2017/8/25 - 11/19(已闭幕)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