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 详情
再见,20172017-12-31
  12月31日在和2017年告别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告别什么?又期待着什么?
 
  2017年我们迎来了北京画院建院六十年,这一年的展览因此有了特别的意义,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一起回望,回望那点滴心血而成的展览,与你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何要浮名——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
 
展出时间:2017年1月13日 至 2017年5月7日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
 
  “何要浮名”取自齐白石晚年一枚自刻印章的印文,是白石老人从艺数十年来的艺术心得和人生感悟,更是老人清醒认知自我,坚守艺术之道的一种警示。基于何要浮名的主题,我们以齐白石的人生道路与艺术成长为内部线索,深入剖析齐白石的艺术价值。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1、星塘白屋不出公卿。2、要知天道酬勤。3、知己有恩。4、寂寞之道。共汇聚了齐白石作品八十余件套,涉及齐白石的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水族、禽鸟、蔬果、杂画、书法、篆刻等各个品类的代表性作品,深度发掘齐白石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格魅力与对艺术最本真的追求。
 

齐白石的借山馆,借山娱目的齐白石,只爱“星塘白屋不出公卿”,何须浮名?
 

背手曳杖而行的形象,来自于齐白石所画的《月下寻旧图》,画得就是白石老人自己
 

小虾、小鱼、小鸡,天真可爱的齐白石
 
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
 
展出时间:2017年1月20日 至 2017年3月19日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中华艺术宫、 北京画院
 
  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画家。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作为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以引人瞩目的话语诉求和创作成就充实了20世纪绘画史,而且因为他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富于意味的应对方式,集中而鲜明地承载着20世纪绘画史所特有的文化语境。
 
  作为艺术家,他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民间艺术精华相结合,有着独特的成就;作为教育家,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如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席德进、王式廓、罗工柳等一批著名美术大家,其贡献有目共睹。他不仅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在有重要的一页,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秋天低飞的秋鹜,和孤独的老者林风眠。是否还记得这个展览带给你的感觉?
 

他以中西融合的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林风眠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底
 

他笔下的仕女,让人难忘。
 
寻道求变——卢沉艺术研究展
 
展览时间:2017年3月23日至 2017年4月23日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
 
  展览以再版美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卢沉先生著述《卢沉论水墨画》为引,以“寻道求变”为名,突出“变”字,强化了卢沉不同时期作品风格的变迁。以“十字路口”为展陈理念,表现卢沉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探索者,身处社会与时代的十字路口,面对空前多元的可能与抉择时,体现出的实验精神,及其不断求变的艺术探索之路。展览分“型神”、“笔线”、“品兴”、“墨构”四个单元主题,汇聚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初四十余年间的写实人物画、书法、写意人物画、水墨构成作品70余件,其中多幅作品为首度亮相。
 

主题墙上一段卢沉的自述,勾勒了他一生的求索。从这个角度看,能看到主题墙,卢沉的照片,还有他那幅水墨构成作品《清明》,画中的春雨和春雨中的画
 

用展墙开辟出一个“十字路口”,卢沉有一幅画作就叫做《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处,卢沉曾面临着选择,他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你的十字路口处,你要往哪里去?
 

卢沉的许多作品值得这样慢慢地看,慢慢地体会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4日 至 2017年8月20日
 
主办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
 
  六十今朝是,甲子再华年。
 
  2017年,北京画院已在风雨中走过60寒暑,为传承中华文脉思行不怠。5月14日,在北京画院甲子庆典之际,北京画院美术馆呈全馆之力,为观众献上“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艺术佳宴。参展作品选自画院多年来的精品力藏,从宋元至近现代,横跨一千年。此外,展览还以文献展的形式,梳理了60年来北京画院在创作、研究、教学、展示等方面的多项成绩,追溯过往,眼望未来。
 

展厅一层主题墙,展墙的颜色以及上面所用的布纹都经过策展团队的反复设计、挑选
 

《春风吹遍百花开》是北京中国画院刚刚建立不久时,老画家们为了表达自己欢欣的心情,自发组织起来创作的一幅合作画
 

三层展厅左侧部分,展出了民国时期京派画家的作品,如陈师曾、金城、于非闇、胡佩衡、溥心畬等
 

古画中的气韵需要慢慢地体会
 
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
 
展览信息:2017年8月18日 至 2017年9月26日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
 
  沙飞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天才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光影。他对于摄影的追求,从未局限于视觉艺术,而是作为其融入生活、改造社会、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我们将展览的副标题定义为“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就是期待观众能够从多个维度解读沙飞、走近沙飞。
 
  根据沙飞对摄影主题关注的转化,展览分为“黑白影社”、“视线转移”、“聚焦抗日”三个版块。分别讲述了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摄影功能的阐释角度,以及他如何选择拍摄主题,如何通过行动落实自己的理念。为了强调沙飞身份的多重性,展览特别在二层展厅开辟空间,用以呈现沙飞的“媒体人”角色。展示了他在摄影之余,如何通过摄影、展览和出版等媒介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己改造社会、宣传理念的构想。这也是他进入20世纪摄影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一层展厅主题墙。设计师将照相机的镜头浓缩成展厅设计的元素,令观众一入展厅即进入到沙飞摄影的情境中。“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以“岿然”二字体现了沙飞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展览探求的便是他摄影中的艺术性,他的理念的建立以及实现理念的过程
 

一层展厅主题墙后的中心区域,为沙飞拍摄的鲁迅照片的板块。鲁迅是沙飞一生的偶像,鲁迅的信念影响他至深,在他被处以极刑后,人们从他的贴身口袋中找到一个小铁盒,里面便是鲁迅照片的底片。
 

二层展厅主题效果。中间是沙飞手拿相机的照片,右上角是沙飞的一段自语:“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的飞舞。”两侧模仿老式的幻灯机播放当年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由此展览进入了另一大的主题,沙飞的身份由自由的摄影家,变为了八路军战士。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
 
展览时间:2017年8月25日 至 2017年11月19日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北京画院
 
  展览主题“笔砚写成七尺躯”源自清代画家华喦《自画像》中的题诗,原诗为“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不同于以前的单纯记录主人公真实面容的肖像画,明清之际的文人画家进行人物画创作,多以简约纯粹的人物形象表现画中意趣,主张体现画中人与画中景的呼应融合,将正经威严的“证件照”转换成富有文人雅趣的“自拍照”。所以,此次展览也重点定位于展现明清时期人物画中独有的“情与境”,观众可以从这些精彩的画作中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展览以明清人物画中的笔墨特性与情景表达为线索展开,按照不同的画题,共分四大板块进行呈现:性耽贪玩泉与石——雅事;笔端刷却世间尘——写真;画中红袖今安在——蛾眉;色相分明各奇古——道释。
 

进入展厅看到的便是这取自“走马灯”元素的主题墙,它似灯又似亭,亭取“停”意,风景处设亭观景,正如我们观这些风景里的古人
 

一面展墙上为清代画家禹之鼎的《少壮三好图》,墙前放条案与石,与画中之境相衬,似可绕过条案进入到闺阁中,倒是要问问这位床榻上的老兄,夫复何求?
 

画中的女子也许真的曾经存在过,如今空有图画,不禁神伤,但还好有图画,知你曾在过。
 
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4日至 2018年1月21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画院
  
  “佳墨名楮纷相随”,句出何绍基诗,乃何绍基对书坛前辈颜真卿的赞誉之辞。绝妙的是,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何体”的传人,不乏前仆后继。何氏一脉,在中国书法史上,同样留下了不灭的足迹。2017年11月24日,北京画院美术馆以何绍基及其在湖湘书坛的辐射与影响为策展角度,隆重推出“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此次展览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品汇集了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画院等七家机构的重要收藏,涵盖书法、绘画、古籍、古印、诗册、日记等诸多品类,分为“且自低头诵经史(综合学养)、池边写字师前辈(皆为我师)、柔毫硬纸写无停(自成一家)、蝯翁门下萃群贤(书传湖湘)”四个板块。为广大观众走进书法世界,欣赏何绍基雄逸超然之书风,了解湖湘书家继何绍基之后的传承与衍变,提供了难得的观摩与品鉴机遇。
 

弧形的展墙上的展览主题“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为了能展示下所有的投影,我们一改往日的直型结构,用了弧形设计,颇有Max环幕效果
 

何绍基的行书八条屏做成立体的展墙,入木三分
 

晚年何绍基将篆、隶、楷笔意皆融入行书,章法上也采用篆隶书体和楹联的书写方式,萧散古穆。加之“纯以神行”的性情抒发,遂成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
 
我生无田食破砚——齐白石笔下的书法意蕴之二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22日 至 2018年2月28日
 
主办单位: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
  
  我生无田食破砚,源自古代文人苏东坡的诗句,清代篆刻名家黄易曾以此句治印。齐白石习篆刻初期,曾专门临刻过黄易的这方印章。这句印语虽是齐白石早年仿刻的无心之举,但是在后人看来却成为他一生艺术生涯最真实的写照。自2015年推出“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展览以来,北京画院有序开启了第二轮齐白石专题陈列展览。展览不再局限于北京画院自身的藏品体系,而是更加广泛寻求与国内重要的收藏单位合作,根据不同主题征借作品,以期更加完整地呈现出齐白石艺术的发展脉络,让学者和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欣赏齐白石艺术的最大价值与魅力。
 

一层展厅主题墙,“我生无田食破砚”是齐白石的 一方印章,从此看出齐白石对自己人生的定位
 

一层展出了李苦禅旧藏《郑文公碑》拓片,辽博的齐白石《水族四条屏》和金农的《花卉册页》等,探寻齐白石书法变化的过程和汲取的灵感来源
 

齐白石晚年书法遒劲老辣如“蛟龙飞舞”,自成一家
 
【2017年获得奖项】
 
  “寻道求变——卢沉艺术研究展”获得“文化部2017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奖;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获得“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奖;
 
  “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
 
  北京画院美术馆获得“2016年度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美术馆”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