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当前展览 > 详情
云看展 | 一幅画的诞生:魏葵《初雪无声》2020-04-23


  魏葵,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农工党中央文体委委员, 四川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中国画学会理事,成都市文化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我怎么创作《初雪无声》
 

魏葵 初雪无声
2020年 212cm×193cm 纸本设色
 

《初雪无声》局部
 
  雪是造物恩赐的精灵物质。盼雪的北方冬天,当白雪漫落,城市的状态、人的状态被瞬间改变,我们和城市之间,我们和我们之间,因为落雪,突然不再干涸冷漠,因为倾听雪落下的声音,每一种之间,短暂的丰富了。雪,这种变得稀罕的物质,用一种静静的力量,重构了城市的生态,让人不得不去关注“周围”,内心也瞬间“冰雪美丽”起来。雪在北风中迴舞时,追逐新异的心却宁静了,周遭 那些平淡无奇的生活事物因为雪这一物质呈现出新的视觉感受,经验中的客观一片白茫茫真实的虚幻。一种新的未解决性的、可能性的表现被唤起,不带更多复杂的绘画思考,仅就新的视觉体验给内心的自由飞舞,试着用传统媒介与这座城市建立一种新视觉关系。
 
  《初雪无声》这件作品起笔于2020年的元月二十六号,彼时内心的迷茫、无力与焦灼在工作的延伸中逐渐归于画面的冰洁宁静。最初的构想是全彩,并将小女孩置于场景之外,整体有点后现代意味。待人物先完成后,面对她稚小身影后面那一片巨大的空白,白茫茫的清净意象,当时觉得都可以什么也不画了,遂决定用某种平实有远去感的清灰墨调来保留内心瞬间的惘然梦幻,不刻意去做设计感过强的构成。如此繁复的背景描绘前所末有,虽然不再像初衷那样去立体解构,还是在湿润的寒意中做了舞台效果式的剖面处理。现实中看不到这样的生活场景,因为我取掉了院落与院落间的那堵“墙” 。
 





《初雪无声》画稿
 
由《初雪无声》延伸出的话题
 
自我心灵的建设者

  
  画家首先应该是自我心灵的建设者!因为成名画家作品的社会公众性,要求画家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心综合修养和心灵境界,并坚决去维护已获得的心境高度,使之真诚地体现于作品中,以此来为社会展示与引导绘画在公众文化认知和审美认知上的价值认同和高度的确认。
 
  画家其实就是手艺人,需要有工匠精神,要有不流于寻常的技术能力,须把“技”提高到一般同行无法达到的高度而成为绝活,使作品呈现极致的难度和高度。画家要直面这个职业的责任,要尽力去碰撞,发现自身与所处时代的绘画问题,并不断解决之,完成自身与作品对绘画本体的补充。作为画家,需要恪守独立的绘画思考,要在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艺道体系和创新机制,终身以不断超越自我为己任。
 
中国画的学习道路

 
  我从小学就喜欢画古代刀马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国画界的老先生在我就读的中学办班,我的班主任预见到了我在学业上的无望,推荐我去上绘画班,由此开始了中国画的学习道路。对我产生影响的画家很多,最早是初中时在吴一峰先生的山水班,虽然那时年龄尚幼,但吴先生对实景山水的独特写生转换和以超强的传统功力如庖丁解牛般驾驭大画的能力,至今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偶然得到一本虚谷的画集,那种冷冷峭然的落笔,鲜活中又透出的寂寂孤清,一下子激活了我的某种先天性灵。随之就是去追四僧、吴门画派、元四家等这样一个线路。当年绘画资料匮乏,倪瓒和渐江的东西看得最多。后来随沈道鸿老师习画,沈先生对造型的极致要求和在大创作中展示的热忱壮阔的生命精神是我后来所有大件作品中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沈道鸿老师处得到一部王明明先生的作品集,极喜欢他画中那份随性飘逸的文意,以及由这份气质而自然生发的独特笔墨图式。即使到今天,我的画里还留存有30多年前王明明先生的笔意影响。西方艺术家看过很多,觉得真正对自己的绘画思想产生推动性思考的人是贾科梅蒂,深沉的灵魂触动难以言表,就不在此赘述了。
 
  2015 年之前我是自由职业者,做了近20年绘画艺术相关领域中的跨界工作。这些工作都对个人在所处行业的敏锐观察力,搜集信息、归纳整合、快速寻点突破以及具原创度的创新性能力要求甚高,得以让自己逐渐形成了一个快速梳理事物规律的思维体系。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专职画家后,这种思维模式又在单纯性的绘画创作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让我能不停地思考,不断去打破传统力量与现实主流价值观以及自我局限性的束缚。
 
  我的爱好不多,因为父母是歌唱家,所以喜欢唱歌。
 
没有一天放下过在绘画上的执着
 
  我算是自幼习画,从小就认为自己要做一个画家。青年时代人生陡变,我在很长的岁月时光里不再是一个画者的身份,但从没有一天放下过对绘画的执着。熟悉我的人,包括沈道鸿老师都觉得我不会再回来了。八年前,当我放下所有其他社会身份和事业,完整地回到绘画中时,大家都觉得我一点 没变,还是当年那个在国营文具店买了几张红星宣纸后,骑着自行车赶路回家画画的年轻人。
 
形成自我的小“高峰”

 
  坚定地使用传统工具和材料,深入地完成对传统文化、美术史、造型能力、传统笔墨程式的学习,尽可能多一些人生经历。成年后研究宗教思想、西方近现代哲学、当代艺术史,不排斥任何可能成为自身成长养分的文化,这样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逐渐寻找到一种自我的视觉方法论,慢慢为自己的创作建立新的逻辑关系。然后开始不断推翻早先学习绘画的方式,并试着在这个演变过程当中建立全新的自我绘画程序,以求取与正常途径所获得的不同的绘画思考,从而开始确立画家的个体价值。要强化个人学术自觉,明晰个人的发展方向,创建个人的创作生活基地,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形成学术影响,以这样不断推进的发展方式,进而形成自我的小“高峰”。这样的程序如能让更多的个体不断成就,就会使中国画这个“高原”不断地螺旋式递进,这是以点带面的发展道路。
 
  绘画是个体的事,是世界与社会文化行为在画家心灵的投射。画家首先要做自我观看者,然后用媒介表现出他对世界的理解和由此生发的内心感悟甚或信仰,所以绘画创作其实是画家身心的某种质变行为。在世界中并没有小众大众之分,无须相互排斥,画家要有共存意识。绘画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记载画家对现实的提问与碰撞并使之成为历史的印迹。
 
不走寻常化的艺径
 
  我多年来一直用传统媒介尝试各种物象和题材。初衷是把个人的绘画基石多点化,不走寻常化的艺径。说得形象一些,一种绘画风格和题材从初生,到强化,再到程序化或模式化,最终作为一种固化的样式而变成教科书式的视觉符号。这样的发展是我想规避的。我给自己设定的绘画路径不是一条向前的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形态。以核心内容带动边际题材的洐变,当边际效应出现可以强力发展的类型,又反过来补充并带动内核向上发展,由此相互不断洐生递进,来形成自己各个时期的阶段高点。这样的绘画形态一定是丰富和坚实的,不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瓶颈问题。同时在这种递进过程中,单一型的传统媒介也将遭遇来自新物象、新题材、技术表现重构需求的不断挑战,从而得以出现不同的笔墨技术形态。当新的图式、技术形态在螺旋发展中不断出现,对画家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自我塑造机会,绘画可能会展现出无限的空间。
 
  完成的作品就已经是过去式了。已完成的作品再好自己也不必满足。
 
  风格是绘画发展最大的羁绊。绘画是依靠画家不断获取更高的阶段发展的,不能靠某个既定化了的风格发展。
 
每一个当代画家都会成为传统画家

 
  每一个当代画家都会成为传统画家,作品也都会成为“古画”。
 
  画家应更直接地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赋予作品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中国绘画从传统形态向未来形态的转换。
 
  这个时代全新的东西很少,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这种重组或重混,可能是今后事物也是绘画发展的方向,是重要的趋势。
 
极致的难度和高度
 
  物象、心象都重在怎样去表现,我们需要不断获得新的绘画图式以及新的技术语言,要有非常的高度和难度,如果作品没有极致的难度和高度,将不能成为好作品。器道并重就是要提倡在创作中不能“形而上”。如果“艺”没有“技”的支撑来完成,再好的思想也难以实现。所以要有不流于寻常的技术表现力,要把“技”提高到一般人无法达到的高度,成为绝活。在既定媒介的限制条件下,要一直不停地去增添自我绘画理念程序密码和技术的门槛,观者对作品的解码难度越高,也许就意味着这个作品本身的成就越高,当然这听起来很难,但真的能这样突破一分,肯定就是很大的贡献。
 
  丰富的人生历练和博览群书都将不断垒高画家的综合修养,画家要同时拥有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置能力和转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