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当前展览 > 详情
云看展 | 一幅画的诞生:雷波《迹之七》2020-07-02


雷波简历

 
  雷波 1965 年生于广西。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94-1996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八届研修班学习,2000-2003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学习。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怎么创作《迹之七》

雷波 迹之七 2016年
61.5cm×51.5cm 布面油彩
 

《迹之七》局部
 
  这系列作品大大小小我画了一百余件,它们代表了另一个侧面的我。
 
  我喜欢古迹、文玩,喜欢有沉淀、有厚度、有人文气息的东西,只要有机会,就会出去考察历史遗迹,曾先后十几次去河南巩义石窟寺采风,到山西研究墓室壁画……并且一直尝试着用油画的方式表现它们。
 
  构建中国油画的独特精神和气质,是众多老一辈画家的使命,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绕不开的课题。但又不能为了承担某个任务而去画画,那太功利了,还是要画自己内心喜欢的,努力吸收前人留下的精华、生活的养料,展现自己的一种情怀,我很欣赏中国传统文人的修为之道,更清楚中西方审美的差异性,期望能在东方文化元素和西方表现手法之间游走自如,用油彩表现中国传统文明的意蕴。笔下的石雕、碑刻、壁画等已不仅仅是具象性的表现语言,而是含有象征意味,代表了我的兴趣和爱好,也可视之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在我眼里,这个系列和我其他的画并没什么不同,是我心中的风景。



《迹之七》画稿
 
由《迹之七》延伸出的话题

 
  问:请谈谈您的艺术历程。
 
  答:我自幼酷爱绘画,1991 年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并分配至广西美术家协会工作,曾任广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主席。1994-199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八届研修班学习。2000-2003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学习。2007 年进入北京画院任专业画家至今。现任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
 
  问:您怎么看待画家这一职业?
 
  答:能把自己的爱好作为职业是莫大的幸福。画家和作家、歌唱家一样,通过作品抒发情感、表达内心。
 
  问:除了画画,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答:我性格稍偏内向。从事的专业本身其乐无穷,所以艺术之外的事情关注不多,有三五个知己便很知足。平时也痴迷和艺术有关的文玩和古迹,有一段时间爱盘核桃。

 
  问:您认为绘画创作是大众还是小众的?在创作的时候会不会考虑看画人的想法?
 
  答:绘画是自己的事,左顾右盼,必会碍手碍脚,你想画一张别人喜欢的画,别人并不一定喜欢。个性越强的作品,受众群越小。
 
  问:您的画属写实一路,后来吸收了大量中国传统的东西,结合创作实践,您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如何面对传统以及中和西的话题?
 
  答:没有刻意去想这些话题,我一直忠于自己的内心。当代或传统,中或西,我都不排斥,甚至都很喜欢。活在当下,没法不“当代”,离了传统,作品便没了厚度。中国人画骨子里的东西,自然是“中”,但油画又如何能绕开“西”?
 
  问:好的作品是本真反映画家生命状态和价值取向的,您的创作有很多系列及阶段性,请谈谈您创作的心路历程。
 
  答:是这样的,本真是艺术成立的前提。我往往会在某段时间对某题材特感兴趣,就此画一批画,比如“95”系列、“人到中年”系列、“郊外”系列等,当然这都是在有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下动笔的,而不是要去完成某种任务,在一段时间里,一直沉浸在一种情绪当中,对一个内容的多种形态进行表现,过程还是很兴奋的。所谓的阶段性,对我来说并非刻意,而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人总是在成长的,视野、思想必然随之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骨子里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问:您的创作涉及风景、人物等题材,请您谈谈你是如何“有机”转换这些题材的?
 
  答:我觉得怎么画比画什么重要。常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前者看的是表象——所画的对象,后者看的是方法—画家的内在。人物也好,风景也好,都是在讲“我”的故事,不存在什么“转换”的问题。当然,相比之下,画风景视野更开阔一些,表现更自由一些。
 
  问:您对自己之前的哪些作品比较满意?
 
  答:享受过程,难言满意。
 
  问: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困境吗?
 
  答:都会有的,有时候内心的东西画不出来或表达不到位;有时候画的时候很纠结,甚至烦躁、沮丧,但过后再看那张画也很好的。这就是画家的宿命吧。

 
  问:我们在谈到艺术风格形成的时候,常常提到渐修和顿悟,您属于哪一种情况?
 
  答:前一种吧,活到老学到老嘛。创作灵感的瞬间闪现倒是常有的,这个似乎不叫顿悟。
 
  问:由生活到艺术,中间有很多环节,普遍的认识是:写生是必要的路径。请您谈谈写生和创作的关系?画家如何深入生活?
 
  答:我没有刻意把写生和创作分得那么清楚,甚至画风景的时候,写生即创作。我最喜欢质朴无华的东西,无法挥散乡野田间在脑海里的印记,时常去现实中“寻觅”它们,总在努力用平静如水的笔调,表达自己一种浓浓的眷恋。这世界上有灯红酒绿,有岁月静好,也有世外桃源,哪一种和你心性相契,你就进入到那种状态当中就行了。
 
  问:现在对于画家作品的评判往往看中的似乎还是“技”的层面,您如何看待画家的表现能力?同时,艺术家是文化人,要有修养和学问,您觉得这对于画家来说重要吗?
 
  答:技术也属于表现力的一部分,对于画家来说当然必不可少,正如唱戏的没嗓子肯定不行。但光有技术也不行,那是匠人,艺术是要人去品的,是要使人产生联想和受到启迪的,作品的内涵至关重要,这些又是技术之外的东西,需要画家有学养的支撑。

 
  问:现在艺术界也会存在一味追求效益而不惜放弃艺术本真,去创作迎合市场的作品世俗谄媚的作品,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您觉得艺术家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
 
  答:我自己的画不会老拿去卖的。这些作品就像自己儿女一样,要花费很多心血去培育,不会轻易出手,生活能过得去就行了。我这里不会存在你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