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当前展览 > 详情
云看展 | 一幅画的诞生:彭薇《第四夜》2020-05-21


彭薇简历

 
  彭薇,生于成都,现居北京,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南开大学哲学硕士,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
 
我怎么创作《第四夜》

彭薇第四夜2018 年96cm×266.5cm纸本水墨
(3 张尺寸:96cm×107.5cm,81cm×76cm,83cm×96cm)
 

《第四夜》局部
 
  《第四夜》是我近三年来创作的《七个夜晚》之一。
 
  每一个夜晚的创作,我会先设计好 6—7 组人物情节和场景,画小草稿,设计院落形式,以此院落形式来决定绘画的形状。然后安排好主要场景。等到正式画时,小稿仅仅作为参照,会不断依据院落空间和事件主线,添加细节和小场景。每一组“夜晚”的创作周期都在三个月以上。画《七个夜晚》时我有点像自编自导的戏剧导演。
 
  此组异形的白描绘画,基于我的梦境和生活经历,以人物故事和情感为线索,以俯瞰的视角,描绘了七组院落空间里,一夜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企图用建筑建构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既魔幻又真实的空间。它既是叙事,又是抒情,既有现实的体验,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七个夜晚》想要做的事情:
 
  1. 我是否能用绘画表达复杂的故事和情感,并且将看似不合理的故事画得令人动容。我想这是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挑战。
 
  2. 我想试试以水墨线描这种看似简单的手段,表达复杂的感情。我发现白描正好适合我要描绘的内容。因为所有绘画的素材来自回忆和梦境,梦和回忆在我看来都是黑白的。
 
  3. 一直以来,我很想做关于建筑空间的绘画,试图突破中国画史中亭台楼阁绘画的意境局限。
 









《第四夜》画稿
 
由《第四夜》延伸出的话题
 
  问:您怎么理解画家这一职业?
 
  答:因为热爱,无须理解。画画就是画画,就像苹果就是苹果。
 
  问:您是怎样走上绘画之路的?除了画画,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答:小时候绘画只是爱好,自从2000年画出觉得真正是自己的那张画——《一棵白菜》,才走上绘画之路。
 
  日常爱好是看电影、看电视剧、散步,有时读书。

 
  问:请您谈谈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您觉得是什么画种对一幅作品重要吗?
 
  答:是什么画种跟作品无关,任何画种都可能成为你的作品的呈现方式。至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最基本的是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即你是否有天赋和热情来做这件事,然后是持续的创造力,日复一日地工作。
 
  问:您认为绘画创作是大众还是小众的?在创作的时候会不会考虑看画人的想法?
 
  答:艺术作品既可能是大众的,如齐白石那样的绘画,有着广泛的群众认可度,也可能是小众的,如董其昌、黄宾虹等。但我认为创作是小众的事情,即便像博伊斯那种想用艺术创作引起社会关注和话题的艺术家也是如此。创作就是某个人自己的事情。我在创作时不会考量看画人的想法,自己的想法是否能真的实现,对我来说才是需要拼尽全力的事情。

 
  问:您的作品很现代,但所有元素又是传统的,可以说在当代艺术家中,您是最具传统功力的。结合创作实践,您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如何面对传统,以及中和西的话题?
 
  答:传统其实是一种幻象,如果仅仅就“传统”这个大概念来说的话。我在乎的是私人经验,其实这就是我们私自的传统。它包括我们的受教育经验、视觉经验、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等。它不是一个概念化的词,而是联系到一段人生经历、一件物品、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幅绘画,甚或一幅绘画的局部等,种种过去影响着我们的事物。这样来看,真的是无论中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私人化的传统。我真的没有想过什么中和西的问题。身体里流着中国人的血,从小的教育经历和生活已经渐渐西化,我们自身就是中和西的综合体。

 
  问:传统打动您的是图式还是精神?
 
  答:都有,很难讲是哪一部分。这里既有一些千百年来不变的,关乎人的本性的东西,比如,一个画家的才情天赋和诚恳度,也有某些我今天看来非常特别得让我吃惊的东西,比如红山古玉的形式感。
 
  问:我们在谈到艺术风格形成的时候,常常提到渐修和顿悟,我一直觉得您属于后者。
 
  答:我希望都能有。
 
  问:您对自己之前的哪些作品比较满意?
 
  答:每一个系列总有几件满意的作品。
 
  问:您的作品有很多形式,显得很跳跃,在创作中你是如何在这些形式中转换的,遇到过困境吗?
 
  答:没有什么转换,如果一直仅在单一形式里创作,对我来说太无聊了。何况我觉得任何刻意的转换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所谓形式的变化,其实是依据我想做的内容来变化,要考虑的是这种形式是否是必需的,是否符合我想传递的感受。
 
  至于困境,我觉得真正的困境,都不在创作里。创作是唯一抵御困境的方式。

 
  问:一般的看法是画家要有表现方面的技术能力,同时,艺术家也是文化人,要有多方面修养,您觉得这对于画家来说重要吗?
 
  答:表现能力当然是最重要的啊,但这跟画家是否是文化人,有没有学问不太有关系。我看过很多素人的绘画,惊讶于他们的表现力。有些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其实更像野生动物,或者更像猎人。艺术创作是经验和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时候是靠直觉判断的,这一笔画下去,下一笔怎么画,什么时候蘸水,什么时候蘸墨,真的靠经验判断,与学问无关。甚至,有时候我觉得修养也与学问无关。
 
  问:现在艺术界也会存在一味追求效益而不惜放弃艺术本真,去创作迎合市场的作品世俗谄媚的作品,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答:不奇怪。我相信任何行业都有这样的人,追求本真的人其实是少数。怎么避免?我觉得媚俗也是一些人的天性。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