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当前展览 > 详情
设计师手记 | “京彩70年”系列展览设计的幕后故事2019-07-29
文/王焕然
 
  “京彩70年”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系列展览活动,先后于5月30日至6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下文简称“精品展”),7月16日起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专题展(下文简称“再发现展”)。本文以展览设计的视角,简谈这两场重要的展览在设计、实施、成型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图1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 展览现场
 

图2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展览现场
 
设计主旨
 
  两场展览,一场艺术精品展,一场“再发现”文献展,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梳理、展示“描绘北京”这一主题。“精品展”以“时代历程”为展览逻辑,由展现新时代新北京的“时代新风”展开,串联描绘北京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时代意韵”与记录光辉历史进程的“时代经典”,同时设置了以“人民”为表现视角的“时代人民”,共四大篇章。“再发现展”则以北京画院藏45.6米长卷《首都之春》为核心展开,通过“美术研究”“时代情境”“社会百科”等展览线索,以“2019”为展示的原点,在展览中回望历史,同时也寄语未来。
 

图3 京彩70年系列展览叙事逻辑示意图
 
  不同的展览逻辑,在不同的展览场地高效地落地完成展览,准确、生动、有趣、有范地去讲述不同的展览故事,成为本次系列展览设计工作的核心课题。在经过多次展前方案会的讨论后,先后确定“精品展”——“庄重感+现代范”与“再发现展”——“开放视野+开放展示”的设计要求,分别作为两场展览设计的出发点与基本准则。
 
空间叙事
 





图4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展览空间模型图
  
  “精品展”所占空间为中国美术馆的1、8、9、10、11号共计5个展厅。其中,1、8、9号展厅相连,10、11号厅相对独立,与中国美术馆东西两个侧门相对。经过多次对展览现场实地考察,依据展厅尺度关系、展览结构规划、作品内容、数量及尺度关系等要素,划定了具体的展厅空间规划。展厅呈轴对称分布,1号圆厅为“时代新风”,8、9号厅分别设置了“时代经典”与“时代意韵”,圆厅后的狭长的弧形区域作为“时代经典”篇章的延伸,设置为45.6米长卷《首都之春》的展示专区。10、11号厅为“时代人民”,依据空间的特点与作品,分别设置了2个子板块,分别设置了关于历史文化名人与百姓生活的展区。根据展区规划,同时利用展厅空间对称分布的特点,组织展览叙事的视觉逻辑。
 

图5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展览平面示意图
 
  “再发现展”所占空间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内的一、二层两个展厅,虽然已是笔者熟悉的空间,可要在熟悉的空间呈现出新意,也同样要求在吃透空间结构与展览逻辑的基础上,重新探究空间再生长的可能性。在展前方案会召开后,确定了从《首都之春》为核心的展览理念。从设计者的视角,将本次展览落实到空间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问题包含以下3个:
 
  (1)如何处理《首都之春》这件作品在空间中的地位?形式如何?
 
  (2)展览的信息结构层次是什么样的?展览的信息结构如何空间化?
 
  (3)展览的情绪线索是怎么样的?观众在展览中的角色是什么样的?
 
  最终,确定《首都之春》作为展览的核心,置于2层展厅的中心位置。但基于本馆空间的现实情况:最长的单个墙面展线约为20米,且位于侧边的位置,在展线长度大打折扣,长卷的展示面积也大幅度减少,同时侧边的位置不利于展览信息结构层次的构建,出现“重点不重”的情况。因此,在空间方案中,采用了模拟再造“精品展”中在展示此作品所使用的弧线墙结构。经过实际尺度测算,该作品的展示空间被拉长10余米。展览空间以《首都之春》为中心展开,在叙事逻辑上呈现了一场再发现之旅。观众的情绪线索从“好奇”到“投入”,从“感性”到“理性”,从“共情”到“再发现”,使观众成为展览交互的一部分。
 
视觉结构
 
  展览视觉形象的有效建构,有助于展览品牌效应的形成、展览传播效果的放大,以及展览情境系统的整合。展览的视觉形象的建立,不只是一个图形、文字符号在展览中简单的的复制与粘贴。展览视觉形象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展览的语境中,需要建立一个可延伸、可生长的视觉结构之中。这种视觉形象的基础是符号;其传递的语言可以是一个标志,可以是一个空间的造型;其传递的媒介可以是一张海报、一块说明牌或者一个展览装置。
 

图6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与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展览宣传海报
 
  “京彩70年”系列展览设计的起点是展览的标识。“京彩70年”的展览标识以中宋作为主体字体、与手写体“彩”字以及花体的“70”字样组合而成。作为系列展览的总标识,笔者依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别设计了2种不同的使用组合规范。在“精品展”中,对称式组合适用于展览现场作为主标题的出现的位置,如“精品展”标题形象墙、开幕式背景板设计等。而竖排式组合则适用于宣传品及相关延伸视觉的设计中。“再发现展”中,“首都之春再发现”的字样被放大,“精品展”中的“京彩70年”标识作为系列展览活动的标识置于展览题目的右上方,形成两场展览在品牌关系上的关联与呼应。
 

图7 京彩70年系列展览标识设计
(左起:“精品展”展览空间用标识、“精品展”宣传品用标识、“再发现展”主标识)
 
  “京彩70年”系列展览建立了以“红、金”双色为主体的色彩系统,在“再发现展”中又引入了“深灰”作为辅助色。色彩处理上,注重色彩对于空间区域的划定功能及色彩在空间中的层次变化。
 
  “精品展”的空间设计引入了“敞开的门”的造型,形成展览空间造型中的造型符号。在“精品展”的《首都之春》展示区域,展览团队在全部展开的原作的对面,以单元式的方式策划了关于作品研究与文献的内容。在设计上,采用“开口矩形”的版式,在视觉空间上有意识与报纸中“栏目”的框线同构,以“栏目”为单元进行文献内容的展示。相同视觉形式的出现,能够形成展览叙述结构的结点,便于观众有效的捕捉展览要素与信息,获取展览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也在改造后,继续应用在“再发现展”中。
 



图8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敞开的门”在空间中的应用

图9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 文献“栏目”设计在空间中的应用
 
情境塑造
 
  笔者在过往的展览中就一直坚持关于展览情境的探索,如2017年与观众见面的明清人物画展、2018年的齐白石山水画专题展。展览空间的情境化,可以有效的建构展览的空间语境,使观者进入情境,在空间语境中看懂展览,读懂展览,实现与展览的对话。在展览空间情境的实践中,情境塑造的设计或空间情境化的处理,能够为展览增加标志性的主题性景观,为空间延伸出更多新的展示功能,以作为展览的亮点、传播点与记忆点。情境塑造的设计要围绕展览核心内容展开,其呈现结果要视其所承担的展示功能,以确定其呈现的尺度,避免脱离展览内容本体而纯形式化的展开。
 
  情境塑造的设计,可以是作为脱离原有墙体空间的“圆雕式”呈现。如“再发现展”中,1层设置的“时光隧道”,整体造型采用了“万花筒”式的处理。观众迈入隧道,犹如穿越到1959年的“首都之春”,进入“首都之春”中,感受展览的情境。
 

图10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时光隧道”模型图
 



图11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 “时光隧道”现场
 
  情境塑造的设计,亦可以是与墙体空间发生关联并改变原有空间结构的“浮雕式”呈现。如“精品展”中,圆厅入口处的序厅打破原有对称折线墙的结构,被改造成对称的弧线结构。而内容上,将小幅作品与文献影像进行情境化的陈列。与圆厅的圆弧形成造型语言与节奏关系的照应。又如“再发现展”中,2层展厅的整体空间结构设计,用三圆弧将展厅进行切分,一层一层由中心向外展开,形成空间的“穿梭”感。内容上中心圆弧安排了《首都之春》原作展示与“再发现”百科全书的展墙,入口处安排了以《首都之春》的作品艺术研究的呈现,右侧是安排了观众的互动中心,观众在此处“可画、可读、可写、可歇”。左侧的灰色展示区域,则安排了作为《首都之春》作品延伸的美术作品与影像的展示,从展示“人”的面貌与展示“城”的风貌两个侧面,作为其有效的补充。
 
  情境塑造的设计,在结构与造型上,往往是抽象的。观众不必从“像什么”的角度过度解读,设计师也无需从“是什么”的角度生搬硬套一个概念。情境塑造本身的意义是为了能够带给观众良好的现场性与即时性的观展感受和体验。
 

图12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2层空间模型图
 

图13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 2层空间现场

图14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中在2层序厅设置了“橱窗”的展示区,以有趣的方式对交通方式、电影艺术、传统老字号进行情境化的展示,连贯观展情绪,丰富展示内容。
 
信息再筑
 
  展览本质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场合,既然谈到信息传播,那么建立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升信息传播效果,也自然成为展览设计工作中的要务。展览研究性集中体现的展示区域,往往是信息密度最高的区域。展览设计师则需要熟稔展览的内容,厘清展览的结构与叙事逻辑关系。
 
  以“再发现展”中一个长约18米的圆弧形展墙呈现的“首都之春再发现”图表为例。图表以《首都之春》全卷的图像为轴,以关键的地标位置为词条,建立如“词条式”的展示模块,图文结合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笔者有意识的保留了表格版式的网格。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网格的形象被处理成“刻度”的样式,犹如一把尺子传递丈量作品中描绘的城市的变迁,这个“刻度”在视觉语义上,既是空间的尺度,也是时间的尺度。同时在编排设计过程中,网格的建立有助于设计师进行版式的管理,也便于观众的在展览中观看与阅读。
 

图15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原作与图表现场
 

图16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再发现”图表设计(局部)
 
写在最后
 
  一场展览的好与坏,不由策展方案的水平决定。展览既然是面向公众的,笔者就愿意相信,我们只以展览现场“论成败”。作为“京彩70年”系列展览工作组的一员,从年初进入展览工作组,到展览落地,完成设计、实施布展、再开幕,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京彩70年”系列展览成长的见证者。笔者一直努力通过展览的设计,促进“策展——现场——观众”间沟通链的顺畅与高效的实现。好的展览理念,如果没能经过设计,现场化地传达给观众,展览想说的话就变成不可听、不可看、不可读。好的展览施工,如果没有恰当的设计去支撑,展览落地就变成了炫技。笔者深知,这便是作为展览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图17 以展览工作花絮与展览现场照共同组成的“70”来一同回味“京彩70年”系列展览
 
  文章的最后,笔者想向所有参与“京彩70年”展览工作的同仁与伙伴道一声谢谢,也向所有关心关注“京彩70年”的朋友们说一声谢谢。“京彩70年”系列展览的设计工作到此,也就正式告一段落。
 
  谢谢!
 
(本文作者为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设计师、“京彩70年”系列展览整体设计)
 
【展览信息】
 
展览
“京彩70年——《首都之春》再发现”专题展
 
展期
2019年7月16日 - 8月16日
 
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 一、二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