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青苔上——庞飞作品展”于10月10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2021-10-10
  2020年10月10日,由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学术支持,上海《新闻晨报》主办的“青苔上——庞飞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期一周。
 
  此次“青苔上——庞飞作品展”侧重展示本次画展中,庞飞从传统笔墨出发指向当代的艺术实践。画展共展出作品近四十件(组)。在本次画展中,从2006年的积墨小品《巴山夜雨》到2021年的大幅彩墨《万山红遍》,时间跨度二十年,脉络清晰可见,突出了庞飞从笔墨维度出发的突破。
 
“以活性之笔造空濛之境”
 
——庞飞山水的性格与质感
 
  庞飞于画上题跋时,特别钟爱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败壁张素”的典故:“……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这种对于“活笔”的歆羡和自然之趣的追求塑造了庞飞的山水性格。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往往朦胧混沌,空灵自然,恰如南朝诗人谢朓《观朝雨》中之句:“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空濛,正是庞飞山水画的质感。
 

雷 33cmx33cm 2006年 纸本水墨

格坦斯克写生 10cmx15cm 2018年纸本水墨
 
  活笔的性格、空濛的质感与艺术家偏爱的山水题材不无关系。在传统山水画中,夜景和雨景都属于相对特殊的切入点,虽然存在,但并非山水画的最常态,而庞飞对此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昏暗天色下的大山,还是雨雾当中的景色,其共同特征就在于朦朦胧胧的似是而非。山形可见而又轮廓模糊,云雾有别却又浑如一体。一方面,这样的山水给画家对物象的准确描绘带来了一定障碍,但另一方面,对象的模棱两可也为画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面对夜山、雨山,艺术家的渲染可以更加自由,笔调亦可更具活性,这便为庞飞追求的活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加之特殊的环境使山水树石与自然天象形成了更为统一的交融,整体、和谐、混沌的气象反映到画面之上,也更易造就出空濛的气质。
 
  近代以来,以画夜山知名的当属黄宾虹。宾翁喜以夜色或晨昏时候的山色入画,以求自然天成的浑厚华滋之象。此外,徐悲鸿的弟子宗其香、李斛在中国画的夜景实验方面也别树一帜。他们借用西方光影手法,以中西融合的方式推动了传统夜景画的变革。与前辈画家不同,庞飞的夜景画主要通过泼墨技法来表现。在其诸多夜景作品中,《月照千山》可为代表。此画创作于2017年,是庞飞诸多太行山题材中的一幅。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庞飞多次在凌晨时分起床观察,还与山间早行人进行过攀谈。画旁所题“月照千山远,早行树色新”,正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真实描写。短短十言,有山有月,有人有景,情真而意足。题句的诗意正契合作品的画意,此画以泼墨之法在绢上绘成,墨色的浓淡变化和晕染痕迹,将山石、树木、水雾融为一体,可谓水气淋漓,墨意十足。全画灵动清新而又浑然一体,活性十足的笔墨与朦胧幽远的意境正是活笔与空濛的双重体现。与《月照千山》的全景式山水不同,《夜泊》是一幅表现夜景的小品之作,作品以泼墨法渲染天色和水色,以重墨画出船体,又巧妙地用小片留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使天、水、船之间既有层次分别又能和谐一体,夜间港湾的朦胧感与神秘感令人陶醉。再细看桅杆墨色的干枯变化与天空墨韵的浓淡自然,确有作者所推崇的“败笔张素”之感。相似意境的画作还有《山外山》、《溪山清远》、《早春图》等,虽然并非都是夜景山水,但作品均以泼墨为底,呈现出混沌空濛的气象,体现了作者在水墨技法、绢纸材料方面的精研成果。
 

月照千山远 210cmx170cm 2017年 纸本水墨
 

早春图 136cmx68cm 2018年 纸本水墨
 
  夜景之外,庞飞对于雨景和春山的表现也颇为频繁。相对于夜景多以泼墨完成,其雨景中则常见泼彩和积色之法。《空山新雨》和《巴山雨霁》都是表现雨后山景,清新淡雅,薄雾蒙蒙,画面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呈现出如梦如雾的朦胧之美。以灵动的笔墨表现空濛而梦幻的意境,是庞飞泼彩山水的重要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洛川清梦》、《云山在望》和《积翠图》等作品。这些画作常以泼墨烘托气氛,而后采用石青、石绿等色彩与墨色相融,表现出云雾绕青山的虚实相生之景,恍恍惚不似人间之境。以《积翠图》为例,作者就以墨、色的交融变化为入口,表现出对于山水画空间的浓厚兴趣。全画先用墨色进行渲染,画出山形,而后以青、绿两色作山间云雾,或薄如蝉翼,透出墨色,或积色较重,远近衬托,使整个画面空间丰富且梦幻灵动。正如《洛川清梦》上所题庄周梦中化蝶、海子以梦为马一般,庞飞的泼彩作品作品以活笔为引,空濛为境,描绘出了一幅幅梦里天堂,人间仙境。
 
  几乎每位山水画家都有自己偏爱的母题,庞飞也不例外。在诸多名山大川中,巴山和太行算是庞飞的福地。回溯以往创作,这两座山脉对其题材获取和风格建立都给予了诸多滋养。蜀地自古以奇险、富饶著称,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句,五代时的西蜀宫廷更是绘画繁荣之地。近代以来,在山水画领域似乎更出现了一个玄妙的定律——受川蜀山水陶养而成功的画家不胜枚举,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无一不从此地获取诸多灵感。特别是傅抱石在重庆金刚坡度过的几年时间,直接促成了抱石皴的创立和个人绘画风格形成,从而奠定了其一生的山水基调。庞飞生于陕西紫阳,自幼便受大巴山的滋养。大巴山脉跨越川、陕、鄂三省之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素有千里巴山之称,蜀山之奇险于此可见一斑。庞飞早期绘画多以巴山为母题,融合长安画派、海派、浙派等诸家之长,在积墨山水上颇见成绩。创作于2012年的《巴山人家》和2014年的《巴山途中》是以巴山为题材的两幅代表作。从技法来看,两幅作品均显示出作者在泼墨方面的成熟技艺,《巴山途中》更将泼墨与积墨的技艺恰切融合,近处的山、路与远处的云、雾相得益彰,呈现出米氏云山的平淡天真之感。
 

格坦斯克写生1 10cmx15cm 2018年纸本水墨
 

格坦斯克写生2 10cmx15cm 2018年纸本水墨
 
  与巴山之奇相比,太行山更具北方大山的雄伟气魄。五代时,荆浩隐居于此潜心创作,奠定了北派山水的根基。北宋郭熙更有“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的说法,由此可见太行山在古代山水画家心中的地位。近代以来,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画家亦是不胜枚举,其中又以张仃焦墨写太行和贾又福为太行山立传最富代表性。对于庞飞而言,太行山不仅是其绘画的重要母题,更是其山水风格建立的关键所在。太行山特殊的山石质感和辉煌的革命历史,为庞飞的创作提供了形式和意义上的双重灵感。从《洪谷》、《太行山道》到《红旗渠》,庞飞的个人风格在太行母题画作中逐渐成型。在《红旗渠》中,作者将太行山的雄壮与人工天堑红旗渠所携带的伟大精神融于一体,将以山水象征人格的传统在当代进行新的延续,从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太行图式与山水风格。
 
  南入巴山,北上太行,这一南一北,既是两个方位,也是两种传统,两条脉络。看似相对的南北逻辑恰恰在庞飞身上融合、自洽,共同促成了其活性笔调的养成与空濛意境的呈现。
 
  在对象上,庞飞常以巴山、太行为母题,而在表达上,泼墨、泼彩是他多年探索且偏爱的技法。与积墨相比,泼墨、泼彩技法要求艺术家对水性、墨性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这种可以相对把握而又难以完全控制的技术特征,也要求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应变力。就像烧瓷时的窑变一样,以泼墨和泼彩技法为主的创作,作者既有一定预判,却又无法精确掌握。水、墨、彩的深度交融与自由生发往往会带给作品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这种自然天成之趣与庞飞推崇的“活笔”正相契合,其空濛的山水意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不过对于泼墨,庞飞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就山水创作来说,泼墨的主要作用是打底造气氛,但气氛出来了,没有具体物像,就会走向虚空,失之苍白,这里的关键是需要笔墨的修炼,笔墨高了,才能够和泼墨相得益彰,没有笔墨修养,画面是立不住的。”可见,在庞飞看来,泼墨是服务于画面气氛和情绪营造的必要手段,而不能成为纯粹的技术程式或个人风格的标榜。在泼墨的基础之上,他更加强调进一步的笔墨加工和内容深化,以避免停留在空洞的形式表层。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让庞飞尤其注重画面细节的处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常常在画中进行各种景、物的点缀,尤以群山中行驶的汽车最为别致。在《山行》、《春山如睡》、《积翠》、《王维<山行>诗意》等作品中均有类似处理。以长卷《山行》为例,大山之中一辆机动三轮车行使在蜿蜒的山道上,观画之余仿佛能够听到车子发出的嘟嘟声,为静谧的大山平添了一份空灵,使画面在空濛的意境之外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在山水画中表现现代建筑、设施等是新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其背后隐含着特殊时代下的宏大叙事和政治诉求。但在庞飞的画作中,这辆行使的车子只为作品的意境服务,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外在要求,有的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只是生活诗意的恬淡。
 

格坦斯克写生3 15cmx10cm 2018年 纸本水墨



王维诗意 170cmx70cm 2018年纸本设色
 
  庞飞曾在文章中曾提到过,时有同仁与其交流泼墨材料、技法等问题,他无不倾囊相告。然而,这一技法却并未对友人的创作起到大的作用,个中缘由正如其所言:“艺术创作没有捷径,必须是和自己血脉相连,自然生长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庞飞的泼墨之法,是他以自然山水为对象,以多年的实践探索为基础,找到的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并非简单的挪用、照搬能够替代。从更大的维度看,在中国画系统中,即使是最为高逸的大写意水墨,也从未脱离客观物象而走向纯粹抽象。也正因此,纯粹的抽象实验在中国画系统中是不可读的,没有意涵的形式最终只能流于空洞而难以持久。庞飞的泼墨技法为画面服务,为主旨服务,为意境服务,有来处亦有归处,因此也才成为其风格树立的关键。同样,对于泼彩、积色等技法的探索和运用,庞飞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张大千的妍丽和刘海粟的野性都不同,庞飞的泼彩和用色更类于海派吴昌硕的习惯,有意对色彩进行降调,甚至将墨色相融,以此去除青绿的艳丽和烟火气,追求色墨一体的浑然效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苏轼对西湖美景的诗语。西湖,自古便是画家们笔下的不衰母题。近代以来,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周思聪等大家无一不对此处美景倾心,尤其是对雨后湖景更为偏爱。在诸多作品中,傅抱石的《春雨西湖》、李可染的《雨亦奇》、周思聪的《山色空蒙雨亦奇》都完美呈现了雨后水雾弥漫的润泽感,堪称精品。庞飞曾求学于西湖之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他虽未将西湖作为母题常常入画,却对此处的湖光山色再熟悉不过。其早期作品《荷塘月色》、《幽密》等均以荷花为题材进行水墨实验,或与此有关。不过,创作成熟期的庞飞更多地将“雨亦奇”化为了“山亦奇”,他画中呈现的空濛感、尘埃感正是对水的润泽、墨的尺度有相当把握之后才达到的境界。
 
  西湖素有人间天堂之称,恰如世间的桃花源。庞飞就曾创作过一幅《桃源新境》,作品以泼墨、泼彩描绘山中春景,桃花点点,春水倾斜,清新雅致,平淡天真。事实上,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笔下的山水无不是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中国山水画自古就有“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精神追求,时至今日,这一主题仍未改变。对于山水画家而言,无论他们的风格面貌如何变化,对于笔墨境界的追求与探索亦是不变的主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新时代沉潜于山水创作的笔端西施,即使风格各异,面貌层出,却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向着共同的山水精神不息迈进。就像庞飞此次展览的苏州博物馆专门设置了现代艺术厅一样,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事实上,二者并不违和,传统精神自有其在当代语境中生存和延续的恰切方式。
 
吴洪亮
2021年4月11日于江苏江阴
 


大暑 33cmx33cm 2006年 纸本水墨
 

桃花源 130cmx60cm 2016年 纸本设色
 
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青苔上——庞飞作品展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开展时间:2021年10月10日上午9:00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0日—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