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非同小可——李小可的纯净世界”于7月30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2021-07-30
  2021年7月30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自治区美协、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非同小可——李小可的纯净世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我们以展览的形式纪念这位为当代美术事业做出巨大努力和贡献的艺术家。与以往李小可“水墨家园”为主题的展览有所不同,此次展览从他的众多系列创作中重点选取“雪景”为题材的作品,既为观众呈现李小可笔下不同地域景观里的“纯净世界”,也借此表达李小可毕生对艺术追求的虔诚与纯粹,终身为人处世的朴实与纯净。
 
展览前言
 
“非同小可之路”
 
  小可兄走了,噩耗令所有人都倍感震惊。我曾在他在病重时到家中探望,那天他精神不错,围坐在一起喝茶还谈笑风生,那料想竟成绝别。悲痛之余,倍感人生无常。
 
  在很多人的眼中,小可兄是在可染先生的光环下成长起来,是赢在起跑线的大师之子。但身为小可兄数十载的同事、同道和挚友,在与他深入交往后才认识到他那不凡的艰辛艺术之路和自强自立的精神。
 
  小可兄美院附中毕业后当过兵,又在工厂做了多年锻工,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步入画院进行艺术创作。此时正值可染先生创作的鼎盛时期,小可兄在照顾其左右的过程中得到真传。可染先生去世后他又呕心沥血地协助母亲邹佩珠先生整理、传播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使其发扬光大。在子承父业的期许下,他强烈地意识到在继承传统及传承父亲艺术的同时必须成为自立门户的艺术家。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源于自然法则,即:参天大树下是否还能长出大树?
 
  小可兄是勤于思考的艺术家,近四十年来他赴藏区三十余次,切身感悟青藏高原的神秘与心灵震撼;他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记录着他对老北京胡同风物的特殊情感与眷恋;皖南的老屋民居让他流连忘返;黄山的烟云中坐在曾陪父亲写生时的山林中里,发现自己不同视角与新的灵感;在繁华的香港海边挥笔抒写香港回归后的喜悦;哪怕在北美疗养期间仍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水墨写生。他行走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却也在广泛吸收国外各艺术门类可为己用的养分,努力发掘与众不同属于自己的表现题材与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多元的艺术风格。
 
  小可兄是位敏锐感性的艺术家,还是永不满足的艺术实践者。他不仅表现西藏的壮丽山川秘境,又动情于藏民的纯朴与彪悍,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摄影作品用丝网版创作了一些感人至深的作品。他强调用笔的线性韵律去表现不同题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作品。近些年来他以不同主题的展览在全国各地展出,令人目不暇接。
 
  我由衷佩服小可兄的艺术成就与人品,画如其人,艺术成就乃是因人品修养所至。小可兄是典型的艺术家性格,他敏感、勤奋、爱好广泛且修养全面,充满好奇却又极其专注。本性忠厚善良的他不拘小节,乐于助人。在他眼里人都是善良的,他从不评价别人艺术的缺点,却时刻总结外人的所长。我们一同外出写生,他每每早出晚归不浪费一点时间。我们一起合作大画,他更是精益求精不惜余力,是我们创作中的主心骨。对于西藏的艺术家们他更时刻挂念,为他们做展览推广并共同采风写生。他把自己全部融入了雪域高原,那也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我时常在想,人如何活的更有价值,作为艺术家又如何体现价值?小可兄用自己的智慧去诠释着生命的价值,用真情实感的艺术创作去燃烧生命。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纯粹与激情、结合感情与理性的技法表现、去除名与利污染的真诚体现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使命感。他勇敢且坚定地从父亲的光环中走出来,成长为一棵大树,始终铭记其父"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气魄,以"实者慧"为做人的目标,"千难一易"地苦苦地攀登他心中的艺术巅峰。硕果累累的他始终在与时间赛跑,毫无疑问他不仅是跑到终点的胜利者,更是名门之后中的佼佼者。
 
  小可兄匆匆地走了,突然到我以为他又去远行了。生性洒脱且向往自由的他或许在青藏高原之巅,亦或在四处游历名胜美景,却仍像往常一样朝我们憨厚地笑着。当我们怀念他时,可以从一幅幅真挚且纯粹的画作中品味带着他笔墨余温的画境,以及不善言谈的他通过作品所传递出其丰富细微的情感。他那非同小可的励志人生无疑将带给更多后辈艺术家们启示与感悟。
 
辛丑六月王明明于潜心斋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