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北京画院美术馆春节正常开馆,两个展览这么看2021-02-08
  - 春节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开放吗?
  - 春节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有什么展览?
  - 这两个展览怎么看?
 
  如果您有这些问题,请您往下看,我们将一一解答。
 
  - 春节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开放吗?
 
  春节假期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进入),请您需要至少提前一天在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的“预约看展”中进行预约。
 
  入馆流程
 
  请根据预约号码、姓名、身份信息,按照标识导引由入口进馆。进馆时,请出示本人身份证、健康码。接受体温测量后,有序进馆参观。如未佩戴口罩、体温高于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将谢绝入馆。
 
  观展须知
 
  请您遵守本馆防控措施,接受体温检测等检查;排队等候、参观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馆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我馆将及时调整开放服务内容与服务措施,请随时关注北京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
 
  为了便于观展,请您提前做好准备,并遵守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防疫要求。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 春节期间北京画院美术馆有什么展览?
 
  春节假期期间北京画院将推出两个展览
 
  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8日 至 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何香凝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的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她的绘画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何香凝晚年定居北京,她与北京画坛多位艺术家的合作画可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特别的案例,其视觉意义已经超越一般意义诗书画的“雅集”。我们期望以近代美术史个案的研究视角,从“集体创作”的主题,对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此次展览主要是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部分是何香凝革命人生及其艺术;第二部分则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与北京画坛的互动。展览将展出包括何香凝艺术精品,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艺术家合作作品以及北京画坛艺术家精品,共计约65件作品。同时展览也将辅以相关的历史文献呈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关何香凝革命、人生、艺术的历史及实物文献;二是牛畏予摄影家所拍摄的包括何香凝在内的9位艺术家肖像作品,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中期,既是时代的艺术品,也是艺术家们珍贵的视觉史料。从摄影史的角度,摄影作品呈现的拍摄艺术可以阐述出国家、时代对“艺术家”的想象。
 

虎 何香凝 1910年
26×30cm 设色绢本 何香凝美术馆
 

狮 何香凝 1914年
63×49cm 设色绢本 何香凝美术馆
 

月下小景 何香凝 1920年代
80×38cm 设色纸本 何香凝美术馆
 

一枝梅讯陇头春 何香凝 1929年
144×36cm 设色纸本 何香凝美术馆
 

雪·月·松 何香凝 1920年代
147×39cm 水墨纸本 何香凝美术馆
 

和平之境 何香凝 1953年
131×65cm 设色纸本 何香凝美术馆
 

北京中国画院成立贺词 何香凝 1957年
30×21.5cm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和平 齐白石 1952年
68cm×50cm 北京画院藏
 

岁寒结同心 陈半丁 1961年
87×36.5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桂柱斗极七言联 叶恭绰 无年款
151×39cm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副本
 

松鹤 王雪涛 无年款
135×56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岳阳城 秦仲文 1959年
132.5×70.5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13日 至 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知己有恩”是齐白石晚年的一方常用印, 他在边款上述其渊源:“欧阳永叔谓张子野有朋友之恩,予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记之。”欧阳修曾为故友张先作《张子野墓志铭》,文中说他与张先有“平生之旧,朋友之恩”,齐白石的这方印章正取义于此。“知己有恩”印章刻于1933年,此时的齐白石已经完成 “衰年变法”,不仅立足于京华,更是名望渐隆。于成名之际齐白石仍能感念恩师故友,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更是齐白石获得艺术成功的秘诀之一。去除齐白石自身的艺术天分与刻苦努力外,恩师的指点与提携、挚友的建议与帮扶,都为齐白石的艺术打开了新的大门,更为他的人生拓展了更高的格局,可以说这些知己功不可没,齐白石对此更是感恩之深。本次展览聚焦于齐白石与清末民初的艺术交游,围绕他的师友进行梳理,选六位与齐白石人生历程与艺术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人物—胡沁园、王闿运、陈师曾、瑞光、梅兰芳、徐悲鸿,从他者的视角聚焦于齐白石的艺术之路,通过齐白石与师友之间的信札、互赠的书画、诗文呈现齐白石的 交游观与人生观。
 

知己有恩 齐白石 1933年
2.2cm×2.3cm×3cm 青田石北京画院藏
 

知己有恩印章边款
 
齐白石与胡沁园
 

沁园夫子五十岁小像 齐白石 1896年
65.3×37.5cm 纸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1864年,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宗族派名齐纯芝,小名阿芝。因家境贫寒,在乡间从事雕花木工,工余常为主顾临摹、绘制神像功对和窗帷鞋样,因此在湘潭地区小有才名。本地乡绅胡沁园在见到他的画后,觉得可以造就,便主动收其为徒,亲自教授工笔花鸟草虫。
 
  胡沁园的悉心指导和书画收藏打开了齐白石的眼界,胡家的影响力也使齐白石晋身湘潭地区的文人圈子。可以说胡沁园是齐白石艺术天分的发现者和引路人,正是他的无私扶持使齐白石脱离了乡间木匠身份,逐渐走上以画为生的艺术道路。
 

草蟹图 胡沁园画、齐白石题 无年款
47cmx32cm 纸本水墨 北京画院藏
 

芦蟹图 齐白石 无年款
75×40cm 纸本水墨 辽宁省博物馆藏
胡沁园的《草蟹图》与齐白石的《芦蟹图》,可见齐白石早期作品中对老师胡沁园画法的学习借鉴。
 
齐白石与王闿运

王闿运(1832--1916),字壬秋,号壬父,亦号湘绮,世称湘绮老人,湖南省湘潭县云湖桥山塘湾人。
 
  王闿运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诗人,在当时文化界声名显赫。1899年,经好友张仲飏 引荐,齐白石携诗文、书画、印章正式拜见王闿运。数月之后,齐白石在友人的劝说下正式拜入王门,从此,木匠齐白石、铁匠张仲飏、铜匠曾招吉成为王闿运向旁人夸耀的“王门三匠”。
 
  虽然王闿运并没有像胡沁园那样亲力亲为地指导齐白石的诗词学问,却在相处中教授齐白石处世之道,更是以自己在文化界的名望给予齐白石多方面的提携,从而使齐白石从湘潭地区走出,跻身到更高的文化圈子中。在清末民初的湖湘文化圈子中,王闿运俨然是众人之首,身为经学大家的他,门生弟子更是遍布天下。齐白石与王门弟子之间多有交游,如夏寿田、杨度、张篁溪等,他们或促成齐白石“五出五归”的远游,或协助齐白石管理财务,或世代相交甚厚。王门弟子的同门之谊为齐白石开拓了更加广阔的人生天地。
 

王闿运致齐白石信札 王闿运 无年款
19×9cm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超览楼禊集图卷 齐白石 1939年
36.1×132.5cm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与陈师曾
 

陈师曾像 李毅士 1920年
布面油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陈师曾出身晚清名门,祖父乃湖南巡抚陈宝琛,其父为著名诗人陈三立,其弟是著名学者陈寅恪。陈师曾本人亦学贯中西,诗文书画修养深厚,不但对中国绘画史论有深刻研究,更 对中国画变革持独到见解。陈师曾与齐白石相识后,对其“五出五归”创作的《借山图》评价甚高。
 
  陈师曾劝齐白石在绘画上不必追随前人脚步,而是要大胆地变革创新,此语颇合齐白石心意,自此他以 “即饿死京华,君等勿怜”的决心开始“衰年变法”,从冷逸的八大画风转向同时代的海派画家吴昌硕学习,终于开创出“红花墨叶”一派。为了提升齐白石的润格,助其打开在京城的鬻画局面,陈师曾还请自己的恩师吴昌硕为齐白石撰写润格。齐白石与陈师曾两人交往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感情深厚。齐白石将陈师曾视作平生知交、畏友,曾言“均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表达了对这位艺道知己的感恩之情。
 

借山图之一齐白石 陈师曾题 1910年
30×48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陈师曾写白石词意图册十二 陈师曾 1917年
11.5×17cm 纸本水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齐白石与瑞光
 
瑞光(1878—1932年),号雪庵,曾任北京阜成门外衍法寺、广安门内莲花寺住持。
 
  齐白石初到北京时曾两次借住在法源寺,由此与法源寺主持道阶,以及相距不远的衍法寺主持瑞光相识。其中瑞光和尚虽身入空门,却对绘画艺术情有独钟。他专攻山水,力摹清“四僧”之一的石涛。瑞光对齐白石的画艺十分叹服,认为只有学齐的笔法,才能画出大涤子的精意,遂拜齐白石为师。瑞光是京城小有声名的画僧,又是见识颇广的寺庙住持,而齐白石则是刚刚避乱至京城,尚立足未稳,所以瑞光拜师的举动令心情落寞的齐白石颇为感动,专门作诗相赠“帝京方丈识千官,一画删除冷眼难。幸有瑞光尊敬意,似人当作贵人看”。
 
  齐白石与瑞光师徒之间惺惺相惜、感情深厚,在艺术创作中更是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齐白石在艺术创作中不拘一格,也时常虚心向弟子学习。在平时生活中,齐白石对瑞光和尚也是十分钟爱,处处提携弟子,并为其制定润格。还为弟子题写斋馆号“不二草堂”, 绘制《不二草堂作画图》相赠。1932年,瑞 光和尚圆寂,齐白石十分悲痛,专程到莲花寺里送别弟子。回到家后,白石老人仍是郁郁不乐,甚至心生息肩之念,可见师徒之间的深厚感情。
 

借山问道图 瑞光 1924年
83.5×43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不二草堂作画图 齐白石 1931年
33×47.8cm纸本设色 徐悲鸿纪念馆藏
 
齐白石与梅兰芳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与梅兰芳合影
 
  梅兰芳与齐白石均为享誉20世纪中国的艺术大师,一位蜚声画坛,一位名满梨园,两人之间还有着不同寻常的师友之谊。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由于京剧表演艺术的需要,他广博修养,诗文书画颇为精通,与京城画坛名流保持着交往。1920年,齐白石通过好友齐如山的引荐与京剧名伶梅兰芳相识。此时的梅兰芳醉心书画,与京城画坛名流交往密切。梅兰芳被齐白石的画艺所折服,相识不久后便拜入门下学画工虫。
 
  在师徒两人相交过程中,梅兰芳对老师齐白石恭敬有加,还曾在某次雅集中为齐白石化解窘境。齐白石对此感恩有加,曾专门绘制《雪中送炭图》相赠,并在梅兰芳的书法《摹罗瘿公行书放翁梅花诗》中以金农体楷书作长诗题跋,从此京城艺坛便留下了“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的佳话。
 

摹罗瘿公行书放翁梅花诗 梅兰芳等 1920年
169.5×43cm 珂罗版印刷品 北京画院藏
 

枇杷 齐白石 1955年 103×34.5cm
纸本设色 梅兰芳纪念馆藏
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文联敬献梅兰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
 
齐白石与徐悲鸿
 
徐悲鸿赠送给齐白石的照片题记:白石先生留存。悲鸿。
 
  1928年,徐悲鸿受邀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一职,初来北平的徐悲鸿第一次见到齐白石。齐白石绘制的《寻旧图》见证了两位艺术大师相识的经历。在这幅带有自画像性质的作品中,背向观者的持杖老人便是齐白石自己。他用详尽的题跋与自作诗讲述了徐悲鸿邀请自己赴北平艺术学院任教的经历。“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徐悲鸿为了邀请齐白石到大学里任教,三次亲自到跨车胡同齐白石家中拜访、邀请,多次谢绝的齐白石深深地被徐悲鸿的坚持和执着打动,终于答应到学校里任职教课。其实,齐白石之前不接受徐悲鸿的邀请,并非因为恃才傲物,而是齐白石自觉是农民出身,书底子太差,去洋学堂教书是自己应付不来的。面对齐白石的这种顾虑,徐悲鸿更是义不容辞地当起了白石老人的“助教”。在一次画题为“白皮松”的考试中,齐白石评定考生的成绩优劣,徐悲鸿完全赞同。而在课堂外,徐悲鸿更是亲自接送白石老人上下课,一句“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也道尽了齐白石对徐悲鸿的想念。
 
  1938年,78岁的齐白石喜得贵子,远在桂林的徐悲鸿专门创作《千里驹》为老人贺礼,而齐白石也精心绘制《墨虾图》一册寄予徐悲鸿作为回礼。随着两人交往日渐深刻,徐悲鸿对白石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是照料入微。适逢端午佳节将至,徐悲鸿专门托人给白石老人送去鲥鱼、粽子等节日礼物,还在信中细心嘱托鲥鱼的烹饪方法,从两人交往的细节中可见徐悲鸿对老人真切的关怀。而齐白石对徐悲鸿这种无微不至的照料也是终生感戴,曾多次对身边亲友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寻旧图 齐白石 无年款
151.5cm×42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千里驹 徐悲鸿 1938年
52cm×78cm 纸本墨笔 徐悲鸿纪念馆藏
 
  (本部分内容选自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所作《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