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云看展 | 一幅画的诞生:李凤龙《和睦四瑞图》2020-05-05



  李凤龙,男,1970年生,湖南长沙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研习中国书画逾三十年,主攻宋元水墨画,兼涉金石文物、佛教艺术、书法、篆刻,中国画作品曾获文化部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奖。
 
我怎么创作《和睦四瑞图》
 

李凤龙 和睦四瑞图 2018年
85cm×63cm 绢本设色
 

《和睦四瑞图》局部
 
  2012年在西藏之旅中,发现“和睦四瑞”这一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故事传统绘画题材,流行于藏族聚居区及密宗佛教文化地区。自幼对动物的喜爱,发展成喜欢创作动物题材的艺术;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参习,发展成喜欢上这一虽属于古老的西域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实亲切的因缘,遂想引入至中国画创作,在汉族人民广泛生活的地域传播这一“吉祥、和谐、亲切、美好”的理念。在艺术风格的探索与表达方面,我实践“重彩工笔”传统与“水墨意笔”探索两条创作路线,前者基于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中西(古印度)文化、宗教、艺术交融,而盛行于唐代的重彩绘画传统,来探索这一题材的现代新风格,从而也拓展、丰富了自己的绘画创作类型与艺术表现,进一步认知中国画传统水墨体系之外的另一种艺术语言、创作技巧及人文内涵。后者则以水墨意笔写生、遣兴的传统方式进行积累,为未来发展自我风格的大写意画创作筑基。
 







《和睦四瑞图》画稿
 
由《和睦四瑞图》延伸出的话题
 
一种社会身份或专业属性

 
  “画家”之称是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后的一个笼统的新名词,凡是从事绘画的人,不论画什么画种皆可称之为画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将以绘画技艺为生的人按社会地位及技艺水准、风格样式、功能用途的差别称之为 “画师”“画工”“画匠”。宋代文人、僧人绘画兴起后,产生了区别于职业画手的新风格及体系,而称之为“书画 家”“书画名家”“金石书画家”。经历了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过程后,当代的画家群体呈现的是多元文化的格局。我虽然是从事中国传统书画创作的职业“画家”,但这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专业属性。历史上的书画前辈,凡 是有杰出成就的宗师、大家,往往都没有被“画家”这个职业或专业的属性所局限,跨越学科、职业、技艺,乃至兼擅,甚至有大成就于绘画以外的领域。这样从事绘画的 “画家”比仅以画画为职业的人,拥有一个更丰富、更充实、更深刻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阅历。
 
对我产生过影响的画家

 
  我在少年时代,由于兴趣使然,喜爱绘画、雕刻等手工技艺性娱乐,发展成了业余爱好。14岁始求师、访学、自修,生 活的主要范围在湖湘地区,感兴趣的领域为书画、篆刻、诗词、文史,历时30多年。40岁后获得进入北京画院的工作机会,成为专职画家。北上之后,眼界大开,又以书画鉴赏、金石鉴藏 为业余爱好,乐在其中已逾十年。
 
  在我过往研习中国画的历程中,因为自身的性情及喜好而渐行渐宽,对我产生过影响的画家依次为:初期有郑燮、朱耷、刘奎龄、刘继卣、赵少昂、竹内栖凤、齐白石;中期有李成、 李公麟、扬无咎、崔白、李迪、李衎、林良、吕纪、吴大澂、黄士陵。
 
  刘奎龄、刘继卣父子的走兽、翎毛画风是近代中国画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刘氏父子的创作风格汲取了日本画大家 竹内栖凤的写生精神和写实技巧,上承中国画笔墨本体,中西 (东洋)技法融合,下导写生、写实作风的创新,既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又不失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其独创的动物画湿地丝毛、造型写生堪称花鸟动物画科宋人写生技法外的又一绝学、经典。
 
  李公麟是宋代的学者型画家,他具有深厚的考古博物学知识、精谨准确的造型笔墨、高远超逸的胸襟情怀,虽然传世的作品仅存数件,但已充分展现了中国画传统笔墨的艺术精神高度,拓展了晋唐以来写生、写实造型的艺术技巧和意笔水墨山水画化境的美学表现力。他的博古器物画虽未有原作实物传世,但其相关著作堪为公认的考古器物图籍的滥觞。其影响,下导了清代金石器物学中兴群体,如阮元、潘祖荫、吴大澂、黄士陵等人的鉴藏、研究、整理活动及拓本、绘本创作。崔白、李迪是宋代院体 花鸟画写实作风的代表人物;扬无咎、李衎是宋代文人画意笔写实作风的代表人物;林良、吕纪的意笔写生花鸟上承两宋院体写生余绪,下导意笔全景花鸟先声。中国画传统的这三类风格都是我所取法的,且可以交融贯通, 因为都属于写实(写生)类笔墨,只是粗、中、细三种不同的形式而已。
 
  吴大澂、黄士陵是晚清金石学家的重要代表,而且皆精古器物鉴赏、古文字学,兼工绘事、书法、篆刻,黄士陵更是晚清篆刻开派的宗师。他们所监制的古器拓本、考订的古器著作、绘制的古器图画,上溯宋人博古考证之学,从艺术趣味上继承了画史中所载李公麟的遗绪,于晚清时期金石、古器物画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我对此类画风的涉及多发于个人研习、收藏的兴趣,也与喜爱刻印自娱、摹古文字相关,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摸索到了商周时代古器物纹饰、造型的审美特征及创作规律,而于唐宋艺术审美趣味之外的笔墨(刀笔)另有体悟及收获。
 
信念愈来愈明

 
  我十五六岁进入长沙搪瓷厂做学徒、工作,19岁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30岁创办长沙巧工司马艺术中心,经营了两年半,37岁进入湖南省画院成为专业画家,41岁进入北京画院。我最大的业余兴趣除了看书、刻印,就是收集、研究各类有趣的古器物、拓本手稿,也喜爱呼朋唤友、访古探幽、登山临水。
 
  画画在我的人生中能够以初始的兴趣爱好发展为终生职业,十分幸运,九分努力,八分欣喜,七分收获...... 我的初心是,行中国传统笔墨之道以“见贤思齐”。至今习艺、从艺已30多年,信念愈来愈明、信心愈行愈坚。
 
寻师访友

 
  古代教学,无论中西,皆为师传生受。近现代社会各领域不断演变进化,而引入西方教学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为中国模式的小学、中学、大学三阶段,乃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生的教育制度。这一经过了数十年发展的教育方式偏重学习各级专业知识、应试就业。广泛的各级艺术教育,亦大抵在此机制与模式中。我个人的艺术学习历程是传统的寻师访友式,持续了30多年,直至今天。中国画的传承,主要在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向,这是个永恒不变的价值体系,乃中国文章、艺术的灵魂。然后,才是传承、拓展 高境界的“笔墨”技巧与艺术风格。这一传承过程纯粹是由从业者个体尽其一生的精力来完成,因此目标高深、过程艰难,非积数十年的苦功不能及。现代学院式中国画教育的周期只有8—12年时间,学生在这个时段内可以完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基本技法的学习,而广泛的画外修养、笔墨修炼、鉴赏研究、个人艺术风格的养成和画法的拓展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践、积累。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画学有一个宏大的体系,生徒研习发展的方向和方法,只有真正深刻认知、长期实践躬行而具有较高水准的少数人,才可能为人师。真学问、高技艺的传与承,古代多为师生之间贯其一生的“传道授业”,少数人则是自修、切磋,现代社会的中国画家无论是从学院体系教育而出,还是传统师徒授受的方式,都需要认清中国画学的核心价值,并长期实践,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
 
自由表达自己
 
  人类的艺术创作行为,源于自娱。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在世界艺术史的历程中,尽管有为数不少的经典作品的创作目的与社会功能是施加于大众的,但是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思想表达、语言风格、行为过程都是自由、自我的。纯粹自我表现的艺术风格、个案、作品则更多,也更自由,更接近艺术行为,属于“自我需求”的本质。我在绘画创作中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认知、好尚、乐趣为主,较少考虑外部环境和他人的看法与感受。
 
天人合一、纵横古今

 
  艺术的终极意义在于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宏观地看,历经数千年发展成的艺术史与社会文明交相辉映;微观地赏,艺术经典与传世精品慰藉人心。在这种能量的驱动下,审美的过程趋向真、善之境,这就是艺术最核心、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而这一寻觅、升华、创造的过程,离不开天地万物、宇宙自然对人的滋养与启迪。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为世俗的现实生活及狭窄的人生阅历所局限,逐渐远离了大自然滋养的人心,才华日益干枯,唯有向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溯源,向天地宇宙万物探秘,汲取能量倾注于艺术创造,才或许能领略、达到“天人合一”“纵横古今”而超越物质现实、肉体生命本能的精神境界。
 
心手双畅
 
  我属于“渐修”之列。我久已认定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造的活动,必须厚积相当大的量,才能有真正质的突破与贡献,古往今来各领域前贤的公认成果已经充分证明。因为我的艺术之途选择的是传统路线,离不开这一历史规律,诗、书、画、印互生互成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模式需要耗费人数十年的学习精力、创造劳作。因此,唯有“渐修”到精进,才能有朝一日“顿悟”,心手双畅,达到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所言三层境界的最上层。
 
  我想通过绘画表达:宇宙自然与人性空灵相通汇的意境、生灵万物的 活力与美;另外,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完善自我修养的人格,佛教文化超越现实束缚乃至了脱生死、彰显本性的修行,道家崇尚自然的隐逸文化,我也试图于习艺、创作中观照、渗入、印证。
 
工写皆取

 
  我曾经主攻水墨花鸟、动物画,工写皆取;近年转向山水,试图用后半生重构潇湘山水画风,佛教题材的“和睦四瑞”也是着力主题。因为兼修古文字、篆刻、金石器物已逾20年,机缘巧合,目前仅300余件篆刻创作开启了个人风格,具有较高艺术语言辨识度,将来可能会形成一个创作新体系或流派,是我个人目前最满意的一批作品。
 
  我个人认为,高妙的艺术风格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即独特的面貌、鲜明的个性、精善的技巧、高雅的审美、丰富的内涵、足够的实践。
 
生机一体
 
  花鸟、山水虽在史论、理论上分为两科,但两宋时期的画学大家皆兼擅并举。宋式全景花鸟画实则是山林一隅的近观,山水景境实则是花鸟、动物生灵的宏观,虽视野有别,而生机一体。水墨意笔(写生)表现的花鸟走兽、竹木泉石、烟霞云气......本就是山川丘壑之肤发,而山川丘壑之雄强势气与幽深意境又可启发、拓展全景花鸟动物画创作的格局。在这一角度下的探索、创作还有很大表现的空间。书法与金石自古就是交融互生,毫颖之下的墨迹与刀石(吉金)交汇的刻痕,互补地构成了以帖学、碑学二者一体的书艺创作。我于书法着力在金文、篆书,导之篆刻,研构结字、章法,于金石气审美体悟,互参互证,兼取古器物纹饰艺术融会贯通,已初有收获。以金石气息的苍古笔墨写山川丘壑,以灵动变幻的书法用笔写树石花竹,缀以禽鸟、灵兽,构成一个富有生趣、野趣、逸趣的和谐画境,一直是我的追求。
 
勿困于单调

 
  篆刻之道,于章法结构自古即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形象表述。写意宜疏旷,工致宜严密;意笔重感性抒写,工笔重理性刻画。宋代画史所录诸大家,无不是工写兼擅,运用自如的。久事工致谨严,以自由挥洒调剂,则不至于失其灵动感性;久事豪放写意,以格物致知度量,则不至于失之狂野。善护为艺心性,勿失于枯槁麻木,拓宽创作手法与题材,勿困于单调。正是这样的交替创作,才长时间维持了艺术感觉的活力与新鲜。
 
文化精神传承的断裂与缺失

 
  当下社会历经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看似是文化多元的格局,艺术创作则多是朝“潮流化”“商品化”“运动化”趋势发展,看似繁荣,实际上鲜见公认于中国“传统”推陈出新的杰作产生,而取法“西学”的大家巨匠亦未出现。这既表现了当代人于本土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断裂与缺失,又体现了学习西方文化流于肤浅、拘于形式的不足和误解。无论是盲目沉迷“传统”,流于肤浅的迂腐,还是跟风崇拜“西学”,都是失去理智的庸俗。简单模仿的创作充斥艺坛,空泛虚伪的讨论充斥学界。少数头脑清醒的当代画家可能都远离喧嚣,尚处于埋首研究、学习、探索的阶段,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杰作诞生,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未来。
 
形而上道

 
  古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先器识,而后文艺。”我的个人理解为,人应先有远大的志向、精深的学识、高超的智慧、美妙的神采,而后才能行文尚艺,这样的人所创造的文与艺的作品才可能具有经典的意义与价值。这个原则,就是为文艺者的“形而上道”。未及、背离了这一原则的文艺行为及其产物,其意义与价值仅流于平庸的自娱而已。
 
中国画不是纯粹单一的视觉艺术

 
  中国画这门艺术具有完整的发展、演变体系,随之而产生的画史、画论、画法、画派构成了“中国画学”。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学、美学等内涵有机融合的整体,中国画不是纯粹单一的视觉艺术。中国画创作的技、法有其独特的东方式审美特征及表现方式,中国画鉴藏、欣赏亦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品味方式。因此,中国画家既应具有丰富的笔墨表现能力,又不能缺乏多方面相关联的文史修养、鉴赏学养,以及金石、书法、诗词等方面的知识。文化艺术风格多元化格局下的今天,仅用中国画工具、材料、技法创作的纯视觉、新造型绘画(不涉及传统中国画文化内涵)的作品,只能约定成俗地称之为“新水墨”及“新工笔画”。中国画的发展、传承呈现的是“推陈出新”的画法、画风、画派,“陈”,既是传统根基又是其价值理念。正确认知以上事实,遵循、实践这一规律,是从事中国画创作画家必须具备的思想修养,缺乏此“本体文化”内涵的作品,即使具有强烈的视觉欣赏性和新颖的造型、技巧表现方式,仍属于中国画体系之外的旁门左道。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学识、史地知识、文学修养等,皆是可以升华“技法”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研究、学习。
 
文化价值是决定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
 
  古往今来,大部分文化艺术产品都兼有产品交易的价值与性质,这种流通商品属性的经济价值与艺术品本身的文化价值构成了艺术作品、产品的整体价值,而文化价值是决定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理性地认清这一点,有利于艺术家的个人事业长期发展。只有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原则支配下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精神品质、思想高度、文化内涵之综合成就,才是艺术行为的最高标准。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因为志向、品性、学识、技能的水准各异,心目中对艺术行为、创作意义、价值标准等认知的高度不一,导致目前广泛的现实社会中评判艺术品没有绝对、唯一、公认的标准。对于艺术家个体而言,只有养成文化自信、提高自身认知、充实思想精神,自由、自然地探索、开拓、享受艺术本身,才能超越经济、名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局限,达到艺术的上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