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杏坛报道 |“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隆重开展2019-10-26
  七家文博机构的精品典藏,三十六位画家的笔情墨趣,为您呈现明清人物画的写意风神。
 
  今天,《“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携手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七家文博机构合力打造。











 
  这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的第六场专题展。展览从写意角度入手,旨在寻找中国绘画绵延千载的内在精神,并以此为当前的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考。







 
  “吮毫描来影欲飞”,源自本次展览中罗聘所绘《丁敬像》的一首题诗。“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将写意人物的气质与神姿描述地入木三分。此次展览为了向观众清晰、全面地展示明清写意人物画的面貌,特别向各大博物馆与美术馆商借到诸多名家精品:徐渭的墨趣横生、文徵明的浅淡用笔、戴进的顿挫有力、陈洪绶的高古奇骇……将在这里一一呈现。
 
驴背吟诗图 
 

徐渭《驴背吟诗图》
112.2cm×30cm 明 故宫博物院藏
 
  长于“泼墨大写意花鸟”的徐渭,其人物画作品实属罕见。这幅是难得的人物画佳作,描绘了诗翁在驴背上吟诗的场景。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曾记载,唐时有人问诗人郑棨近来是否写了新诗?郑棨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诗人骑驴寻诗觅句,亦是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他的画虽妙在“墨”,却意在“戏”。其笔下亦真亦幻、酣畅淋漓的“墨戏”乃是其自身戏剧化人生的心灵哀歌。徐渭幼年境遇颠沛坎坷,聪颖敏捷,才名早扬,却在科举道路上屡屡不就。嘉靖三十七年,浙闽总督胡宗宪钦慕他的才识,将其招为幕僚。不久,胡宗宪被构陷而入狱。徐渭因恐惧自杀多次未遂,继而发疯。在一次狂病发作中,失手杀妻而入狱。后经友人援助,得以获释。然而,他的人生状况发生了改变,内心绝望充满了幻灭感。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徐渭寄情于书画,借绘画叹“失路”之身世,抒胸中之“忧生”。
 
老子像 
 

文徵明《老子像》
57cm×28cm 明 广东省博物馆藏
 
  《老子像》为“吴门”画家文徵明的经典之作。该像以浅淡的墨线勾描,人物呈侧面站立,身着道服,衣带飘举,双手掬于胸前,神情温润恬静,俨然是一幅超然的智者面容。令我们仿佛看到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的老子形象,“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此图作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文徵明时已届杖朝之年,他在以精细之笔写人物细微神情的同时,兼以蝇头小楷抄录《老子列传》于画面上端,笔致细劲干练。可见其年事虽高,而书、画更臻练达之境。
 
  文徵明生平曾多次画老子像,这应与苏州玄妙观存有一定的关联。玄妙观是苏州古城区一座道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三清殿的老子像碑是一块复刻名画碑,画像由“画圣”吴道子所作。相关文献记载,文徵明不止一次游玄妙观、赏灯会、作诗,他对三清殿内老子像应当非常熟悉。因此,老子成为文徵明时常表现的绘画题材也就不足为奇。
 
仕女图
 

费丹旭 《仕女图》
111cm×34cm 清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费丹旭笔下的仕女在清代享誉画坛,与改琦并称“改费”。这件作品以细笔勾勒人物形貌,着墨柔淡清雅。画中女子手执纨扇,背影婀娜,令人浮想联翩。
 
  齐白石早年笔下的仕女深受改琦、费丹旭的影响,其典型特征为:鹅蛋脸、细长眼、樱桃小口、削肩细腰,反映了当时注重女性凄婉柔媚的审美旨趣。有趣的是,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的《执扇仕女图》与费丹旭的《仕女图》极为相仿。且在图中题跋处,讲述了自己与王梦白的一场艺术较量。上个世纪30年代,北京画坛人才济济。齐白石与王梦白同在北平国立艺专授课,画名不分伯仲。王梦白自恃画技高超,瞧不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一次关蔚山拿来王梦白所绘的《执扇仕女图》请齐白石临摹,齐白石依图而作,并题“知者得见王与予二幅,自知谁是谁非”,何等自信,溢于言表。
 
右军笼鹅图
 

陈洪绶 《右军笼鹅图 》
明 绢本设色
 
  陈洪绶人物以装饰性的笔法表现岀强烈的艺术个性。有论者这样评述他的略带稚拙的人物画:“陈洪绶假装要重新捕捉一种对他的时代而言,没有被滥用的原始而纯稚的风格,故意把笨批感带到夸张的地步,反而似是而非地达到了极其精致的水平”,这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评论他的人物画,应该说是比较贴切的。在《右军笼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点。前行者为王羲之,后者为侍者,其人物之脸部变形夸张,衣纹遒劲飘逸,是典型的陈洪绶模式的笔法。
 
太极图
 

吴伟《太极图》轴
明  绢本墨笔  138.6×81cm
 
  吴伟的水墨写意人物继承了梁楷遗法。吴伟个性强烈,为人以狂放出名,宁可浪迹江湖,也不愿为礼法所囿,在作品中也有他玩世不恭、狂傲不羁的性格显现。
 
  作品描绘古树下一仙人笑容可掬,手展太极画卷,人物的表情和姿态妙趣横生。以泼墨法画成,行笔迅疾畅快,水墨淋漓。
 
  画面左下角画家自题曰:“小仙。”下钤“小仙吴伟”朱文印。该图曾被严嵩收藏,文嘉《钤书堂书画记》中有记载。
 
丁敬像 
 

罗聘《丁敬像》
清  108.1×60.7cm  纸本设色
 
  清罗聘丁敬像描述了丁敬倚坐石,光顶高颡,脑后作许白发,头颈伸得特别长,造型夸张,“怪”中见美,拙中含趣。罗聘发展了他的老师金农的肖像画法,追求文人画的天趣,人趣,物趣,为传统肖像画开拓出新的领域。
 
  丁敬(公元1695一1765年),字敬身,号龙泓,浙江杭州人。金农知友。工诗书,尤精刻印,格调清劲朴茂,开创“浙派”篆刻艺术。
 
  该图没有作者署款,是罗聘出于对前辈敬仰之情,在杭州画成后携归扬州,留作纪念。创作时间很可能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春天,是年丁敬六十岁,罗聘三十一岁。
 
醉钟馗图 
 

金农 《醉钟馗图》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125.1×50cm 纸本墨笔
 
  金农所画之钟馗,皂冠以浓墨渲染,钟馗的标志性特征——虬髯亦用浓墨勾勒而成,与皂冠相映成趣。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据金农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
 
  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展览信息】
 
展览 
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
 
开幕 
2019年10月25日上午9:00
 
展期 
2019/10/25 - 12/15
(逢周一闭馆)
 
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