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回顾 > 详情
走起, 来看看“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厅现场2018-11-05
  “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于11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正值周末,不少观众前来观展。在这个忙忙碌碌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仍然有许多人愿意放慢自己的节奏,在古画中寻找另一种生命的形式,这对我们的策展团队来说是莫大的慰藉和荣幸。感谢观众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今天是周一闭馆日,可能还有很多朋友尚未前来看展,那么就在此先做一个简单的剧透,如果感觉精彩,就不要错过了,此次展览展期为一个月,将展到12月6日。

 
  三层展厅外的前言,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撰写,说明了举办此展的初衷。

 
  三层展厅以“我向毫端寻往迹”的主题开始,进入展览之中。这诗中的“我”是历代的画家,也是你我。让我们循着展线寻找中国山水画的往迹。
 

三层展厅左侧及正面为四王山水

 
  主题墙的背面是两段画论,其中王原祁曾论:“画中有董巨,尤吾儒之有孔颜也”,将董源和巨然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地位比作儒家的孔子与颜回。此一句,已经点明在王原祁的时代文化的正统是什么?值得回味。

 
  本次展览之中,册页及长卷极多。但由于展线的限制,许多长卷都没有办法完全展开,不得不说略有遗憾。

 
  在一幅幅看似相同的山水中,其实蕴含了许多的不同。也许需要我们以“寻”的态度去发现,才能理解明清时期古人摹古的初衷。

 
  在展览中有不少这样的临仿各家山水的册页。每个画家都将自己对前代画家的理解,诉诸在笔墨之中。

 
  此次展览,共涉及明清时期的画家34位,在四层展厅之外对画家小传进行了罗列,方便您看展时对画家进行最基本的了解。
 


 
  四层展厅主题墙,一案一石,在画境和展陈空间中实现了虚实的转换。

 
  四层展厅中,以清初四王中的王时敏作为开始,从清初一直再延续至明。

 
  在四层展厅可看到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王时敏等大家的作品。

 
  “松江画派”的介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从理解作品、理解展览。

 
  在古时,这样的手卷也许只会与好友一起观看。我们一直把展览当做和观众一起赏画的雅集,展卷共赏,话画中之妙。

 
  展柜中为从国家图书馆所借的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刻本,丰富了展览的外延,令我们思考山水画在古代的传播媒介和模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
 
展览时间
2018.11.03—12.06(逢周一闭馆)
 
主办单位
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
 
承办单位
北京画院美术馆、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
 
展览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