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主题讲座 > 详情
【讲座】书画鉴赏:明清绘画中的葫芦2019-04-17
【讲座信息】
 
讲座主题:明清绘画中的葫芦
 
主 讲 人: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讲座时间:2019年4月24日(周三)9:30-11:30
 
讲座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报告厅。
 
【讲座简介】
 
 
明·黄济《砺剑图轴》,绢本设色
170.7x1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张翀《散仙图》,纸本设色
129.5x55.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金农《花卉图册》之葫芦,纸本设色
24.6x30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李育《李仙幻像图》
纸本设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周闲《依样》,纸本设色
28.6x3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赵之谦《葫芦》,纸本设色
22.4x31.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葫芦题材的绘画,在明代画坛,多附属于人物画或以人物为配景的山水画中。举凡道释、钟馗、高士或行乐图,多有葫芦作为配饰者;或者以祝寿、祝福为主题的人物画,也常常出现葫芦。此时葫芦的功能,多为容器或法器,或者以吉祥寓意的象征符号出现,均为画面的配角,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到了清代,人物画中的葫芦形象,仍然为画中主人的配角。葫芦作为花鸟蔬果题材而成为画中主角,则是在“扬州画派”代表画家金农、罗聘等人画作中开始出现,且并不盛行。直到晚清、民国时期赵之谦、周闲、虚谷、吴昌硕、齐白石出,才使葫芦的“配角”身份得到根本性改变。葫芦作为一个兼具实用性和象征性的蔬果,承载着吉祥文化的内涵,因而在明清绘画中的表现,也就远远超出其作为生物性的蔬果功能。如果从民间文化、世俗文化和吉祥文化等多角度去解构作为配饰的葫芦,就会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文化符号已经远非其生物功能所比拟。因而,我们跳出绘画的视野再来审视这只万变不离其宗的小小葫芦,就会发现,其价值与意义早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主讲人介绍】
 
 
  朱万章,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书画鉴藏、美术史研究与美术评论,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鉴画积微录》、《画里晴川》、《画林新语》、《画前月下》《画余味象》、《明清书画谈丛》等论著20余种。同时兼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学·艺:朱万章和他的艺术世界》、《学之余:朱万章绘画近作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