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主题讲座 > 详情
【讲座】由诗及画,以诗驭画——“诗化艺术”与衰年变法中齐白石诗人身份的形塑2022-10-17
【主讲人简介】

 
韦昊昱
 
  韦昊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史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艺术社会史。
 
  出版学术专著《峨眉春色为谁妍——齐白石与近代四川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博士论文《滕固学术思想研究》获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在《美术研究》、《读书》、《装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艺术工作》、《齐白石研究》、德国Paderborner Historische Mitteilungen(《帕德博恩历史评论》)等发表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与译作。先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访学。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工程项目课题,参与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养》。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入会论文奖、“首届青年艺术理论成果评选”入选论文奖、第二届“青年美术论坛”入选论文奖、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清华大学“未来学者”称号、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等奖项。
 
【讲座介绍】
 
  1917年至1919年间齐白石由湖南乡间二上北京的漂泊经历与随之迎来的衰年变法,是影响其一生境遇、艺术创作与精神世界转向的关键环节,逐步形成了一种由诗及画、以诗驭画的“诗化艺术”新变,此后其诗文与绘画始终相互助益,皆有新貌,凸显出平民心态与文人精神上下勾连、交融合一的鲜明色彩,并使得一个具有独立艺术人格、身份认同与文化立场的“诗人齐白石”形象得以诞生。
 
  本场讲座将通过艺术社会史理论与方法,以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在北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遗民交往与创作活动为线索,进一步利用解读齐白石的诗文诗草材料,借助齐白石“诗化艺术”的表现题材与独特风格,梳理齐白石诗人身份形塑的个人言说与外部环境,发掘其暗含于诗文之外的现实观察、所思所感与精神怀抱,洞悉其复杂多样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从而探讨齐白石在20世纪中国画坛成名走红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揭示中国现代艺术与社会变迁、文化思潮、精英思想、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密切关联。
 

《借山吟馆诗草》封面 齐白石 26.5cm×15cm 北京画院藏

《草间偷活》齐白石 镜心 纸本墨笔 40.5cm×20cm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穷后工诗》齐白石 白文方印 寿山石 2.1cm×2.1cm×4.4cm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衰年变法期间齐白石所作组诗《京师杂感》(十一首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