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主题讲座 > 详情
【讲座】齐白石艺术研究系列讲座(六)——齐白石的大师之路2011-08-05


时  间:2010年12月9日
地  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主持人:吕  晓(北京画院学术研究部副研究员)

主持人: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国内家研究齐白石最权威的专家——郎绍君先生,提到他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齐白石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套书就是1996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的《齐白石全集》,这套书就是由郎绍君先生编著的,他后来还出版了关于齐白石的一系列书和论文,对齐白石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年,北京画院编撰《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郎绍君先生也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承担了任务最重,也是最难的《手稿卷》主编,对齐白石的手稿、诗歌进行了很多整理,为齐白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资料,他也通过这个整理对齐白石有了新的认识。今天,郎先生会给我们讲述齐白石艺术的衍变,从艺术本体分析齐白石如何从一个木匠成为一位艺术大师。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郎绍君先生。

郎绍君:
今天讲的主要问题就是齐白石何以能成为一个大师。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给大家放一个PPT,一部分生平我就略过了。我选择了一些作品图片,这些作品主要不是北京画院所藏,因为北京画院的藏品大家在展览中基本看过了,这部分作品大多是中央美院和北京文物公司的收藏,从齐白石年轻时一直到97岁的各个时期,基本可以呈现出其风格演变的过程。关于齐白石的生平,我简单讲讲。20岁之前,齐白石只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上过半年私塾,14、15岁开始学木工,到20岁开始接触《芥子园画谱》,成为一个木工。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拜师求学,进入乡绅文化圈。26岁拜师学画肖像,27岁拜师学画花鸟,同时学习诗文,37岁拜在著名学者王湘绮的门下。第三个阶段就是他的“五出五归”,实际上是“六出六归”,他自己把后来的两次出游归为一次。他出去主要是做家教,给别人当家庭教师,借着这个机会游览了很多地方。1909年47岁时,他回到家乡,游历了八年。1909年到1916年这段时间,他在家乡幽居,过着半文人半农民的生活,他自己认为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期。一方面是“落日呼牛见小村,稻梁熟后掩蓬门”,“尽日柴门人不到,一株乌桕上啼鸦”那种田园生活,非常安静。小院很少有人来,他整天读诗,作画、刻印、劳作,这十年其实是他“衰年变法”的基础。这十年间,他在诗、文、书、画、篆刻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只是这十年留下的作品不多。我们过去只是强调他的“衰年变法”,但是如果没有这十年的基础,也不可能产生后来的“衰年变法”。第五个阶段始于1917年,1916年齐白石的家乡开始闹兵乱、匪乱。他曾被绑票,有一次还是被他非常亲近的人绑票,于是他觉得在家里没有办法生活。恰好一个老朋友樊樊山请他到北京以卖画为生。这样1917年,他自己说是“窜逃京华”。1918年他回到家,1919年正式定居北京,但齐白石在画上提到居京多少年或者客京多少年都是从1917年开始计算的,实际上他正式定居北京是1919年。从1919年到1927年左右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衰年变法”。衰年变法大体成功以后,他开始在国立北京艺专执教,第一位请他去教书的是林风眠,第二位才是徐悲鸿。1927年林风眠任国立艺专校长后请齐白石任教,不过当年秋后他就辞职离开北京了。1928年年底,徐悲鸿执教当时的北平艺专,那时改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8年以后北京改为北平,他始终是北京艺专的老师,当然抗日战争期间他辞职了,一直在北京生活到1957年过世。1949年到1957年这段时间齐白石被任命为中国美协主席,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获得了1955年度的“国际和平奖金”,成为北京画院的名誉院长。

接下来我来谈谈齐白石的艺术。第一,他诗、书、画、印全能。20世纪能够在诗书画印都有成就的艺术家不是很多,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吴湖帆、金城、陈师曾等等。50年代成长起来的毕业于美术学院的画家多数都是专家,这种全能性的画家很少了。即便都所有涉猎,但像齐白石这样能够在几个领域可以说都独占鳌头的艺术家就更少了。齐白石既是绘画大师又是篆刻的开派人物,而且诗歌也写得非常好。第二,齐白石在绘画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的生活经验。一个在农村生活了将近60年的人,到了晚年才来到城市,他在城市呆的这30多年,不到40年,他画的其实还是自己经历的农村生活,他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所熟悉的一切。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不全的统计:他所画的花草有70多种,蔬果有36种,树木15种,鱼虫51种,禽鸟31种,走兽13种,工具什物30余种,人物鬼神50余种,具名风景34种。虽然齐白石也画过一些人物鬼神,但是那是早期作品。他所熟悉的农村事物对象是他绘画的主要来源。在这一点上,从古代到今天能够和齐白石相比的几乎没有第二个人。也就是说,画农村生活,画自己直接经验过、看过、体会过、熟悉的生活对象的艺术家还没有第二个。有这么丰富的农村经历,并且把这种农村经历都转化成绘画作品,据我所知还没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而且他描写自己的经验世界都是非常有感情的。即便有很多人描写大量的农村山川、花草、人物,但是能像齐白石表达地这么有感情、这么深刻的也没有第二人。所以他是大师,这不是偶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画梅花、画藤萝在吴昌硕或者吴昌硕之前,或者当代的一些画家,这些题材多是依据传统的绘画程式,往往借托藤萝、葡萄等来寄托一种不得志的心境。特别是在古代,像吴昌硕还是沿着“四君子”题材的那种思路,用这些形象来表达自己落魄的心情。大家都这么表达,就会让人觉得枯燥、空洞。第一个用竹子表现气节的人具有一种创造性,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百个再画,别人就很难判定你是真有气节还是假有气节。齐白石所画的内容都表达了他的生活经验。他种过梅花,养过梅花,生活在梅花的环境里面,梅花与他的生活记忆连在一起。他题画梅诗:“草间偷活到京华,不为饥饿亦别家”, “拟画借山老梅树,呼儿同看故园花” 。他画这些东西都和他的经历有关系。他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是家乡的一草一木,这点很不简单。是否具备这点对于画家来讲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画丝瓜,齐白石画写的是:“丝瓜炖小鱼”只有农家有此风味。这与其他人画丝瓜还是有所不同,齐白石对农村吃的丝瓜小鱼的那种感觉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一般画家没有,或者很少有的情怀。齐白石其实是不愿意来北京,不愿离开家乡的。他是非常恋家的人,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血缘关系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随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亲情关系再扩大一点的乡亲关系,再扩大一点的师生关系,再扩大一点我们一生所交的朋友关系,都与这个有关。他生活在转折的时代,他的思想不像很多人转变的那么快。他留恋那个礼俗社会,他所热爱、所留恋农村的东西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他的故居跨车胡同15号就只有一架葡萄,他要画藤萝就要去中山公园,这些欲得而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他非常怀念的,这种怀念到他手里就变的无比美好。第三,齐白石胆敢独造。搞艺术要大胆,要能独创,他说“只有胆敢独造才不蠢”。这话说地很厉害,说那些辗转模仿、不敢独创的人哪怕有多大的名气,在齐白石看来都是蠢人。如果没有创造只是重复古人,那么就没有今天的齐白石。第四, 齐白石的乡土情结。他始终想回到农村,90岁以后还想回去。他到了北京以后最重要的心理生活就是两个字:想家!这个通过读齐白石的诗就能看出来,他恋那块土地、恋那个又土又破的星塘老屋。农业社会的人都对乡土有浓烈的留恋情节。对于迁徙,齐白石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这和海上生活的人不一样,海上或者岛屿生活的人通常可以四海为家,这种情节也成为齐白石创作的一个内在动机。第五,齐白石的艺术充满了生动的生命表现。他主要表现的是农村大自然的生命,一花一草、各种飞禽走兽、各种草虫、这些草虫,包括水族在他的笔下都是活泼、有生命、有呼吸、运动的,甚至一个飞蛾扑火,他都要提上:你要小心啊,不小心火就会烧到你的翅膀。齐白石抱着一种和大自然生命对话的态度去描绘对象。他不是为了画这个形象而画,而是为了表现爱。老鼠是非常可恨的东西,而在他的笔下却非常可爱。甚至想象两个老鼠偷鸡蛋,一个抱着鸡蛋,一个叼着另一个的尾巴。齐白石把它们看成一种生命存在,就是说它们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有存在的价值。其他画家也表现生命,但像齐白石这样表现地这么有感情的还不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他的作品。

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1日,生下来就算两岁。他27岁才正式拜胡沁园为师学画。20岁临摹芥子园,临摹最初只是拓下来。1893年画的《西施浣纱》,一看就具有晚清美人画的典型特点,而且很程式化,这是模仿的。齐白石也像其他画家一样从模仿开始。《龙山七子图》(图一)画于1894年,“龙山七子”就是齐白石进入士绅文化圈以后,胡家、黎家、罗家一些大户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诗社叫“龙山诗社”,因为齐白石年长所以就被选为社长。“龙山诗社”一共七人,被称为“龙山七子”,所以他画了这幅《龙山七子图》。这幅图在拍卖行以及私下我见过两件一样的,有人担心是否有一件是假的。不是,据可靠记载齐白石至少给好几个人画过同题材的作品,我想可能有6个人都让他画过。仅我知道他就给王姓画过一幅,还给罗姓的画过一幅。这时候的山水风格可以看出来还是学四王“馒头山”的味道。画的很拙,还不是很好。但是有些地方,比如水口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这幅是《麻姑进酿》,麻姑献寿是一个古代传说,据说麻姑是个美女,手指甲像禽鸟的爪一样。这个造型依然是晚清流行的仕女画形象,但是麻姑后面云彩的画法比较少见。我曾见过晚清另外一个画家用过类似的方法。至于是齐白石自创的还是模仿的,还不清楚。这幅《人物》(图二)同样的构图、同样的造型我见过两幅,一幅为罗醒吾所画的,一幅为子荃所画。令一幅叫《洞箫送别图》,加了一支萧,但构图是一样的,人物仍然是晚清的画法,还带有临摹的性质。《柳牛图》,齐白石画牛最初不是写生,而是同清代中期(嘉道年间)湘潭当地一位画牛的画家学的。那个人画的牛我曾经在湖南博物馆看过,像这样的形象、牛屁股,侧着躺着的都有。这件还不是从写生得来,而是从临摹得来的。不过一直到晚年,齐白石也画这种柳牛。这是藏在辽博的《黎夫人像》(图三),齐白石有个“龙山七子”的朋友当过驻西藏的特派大员,国民党时期,做过青海省的省政府秘书长,他的妈妈也就是胡沁园的妹妹——黎家的夫人。但是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诰命夫人。黎家世代做官,胡家也世代做官,胡家的祖先是宋朝很有名的胡安国。这是民间很典型的画法——擦炭法,当时民间画人脸都画一点明暗。那时中国已经有照片了,画家根据照片打格放大,用纸卷一个纸卷,卷的非常硬,消尖了像铅笔一样沾着碳粉,我小时候还学过这种画法。解放初期,天津、北京还有专门画擦炭画的门脸。给他一张一寸照片,他就放大画。这幅画里上颜色和画地板的画法都是民间的,所以齐白石对民间艺术非常了解。《三公百寿》(图四)画于1896年。三公:三只公鸡,百:柏树。这是为老师胡沁园祝寿的,这一年胡沁园50岁,他被当地人称作“寿三爷”,所以叫三公。“三公百寿”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这时公鸡已经画得很好了,柏树也很好,这幅未必是临摹的。八仙之中齐白石最钟情于铁拐李,他觉得铁拐李的形象比较幽默,画起来比较好看,有一种好玩的特点。他后来也用铁拐李来比喻自己。北京画院所藏画于1927年的铁拐李就跟这件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铁拐李还带有民间的特点,神态很夸张,自己在看葫芦,闭着一直眼,睁着一只眼。画法还比较秀弱,不像后来这么强悍。这幅是藏在中央美院的《放风筝》(图五)。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如此干净、有规矩、有法度,就是因为他是临摹的,学的是钱惠安。钱惠安是生活在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海派的人物画家,他曾经对杨柳青的绘画有很大影响。这幅是《乌巢图》(图六),乌鸦是古代的一种孝鸟,长大后它会反哺老乌鸦,自己叼食物回来喂老乌鸦,所以中国古代把乌鸦成为孝鸟。齐白石有一方章叫“悔乌堂”是说他到了北京后,1926年因为打仗路不通,父母去世的时候回不去,没能亲自给父母入殓,因此觉得自己是悔不如乌。他在1935年回到家里给父母亲扫墓时在日记里面写了几句话:“哀哀父母,欲养不存,悔不如乌。”乌巢就是老人过世以后孝子或者孝孙在坟墓旁边盖一个小房子守墓。这幅是给他龙山诗社的朋友罗醒吾兄弟画的,他们的老人过世了。可以看到这肯定不是临摹的,因为山基本上都是勾的没有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芥子园画谱》中来的。因为墨刻本的《芥子园画谱》没有办法表现皴,只能是一条条的线。齐白石最初学的就是这本画谱,并没有山水画老师系统的教他。《梅花喜鹊》(图七)题跋于1930年,说到,虫子是以前画的,画完30年后赠人。他晚年经常提到“画后20年,画后30年…”大概其意,依我看这个时间还要再晚一些。《华山图》是写生而作,齐白石1903年春天从西安到北京,那是他第一次远游,他路过华阴县,在华阴县的万岁楼遥望华山,画了一幅写生。这一年的下半年他回到家乡,胡沁园看到他画的这幅写生觉得不错,便让他临在一个扇面上,就是团扇的《华山图》(图八)。这个写生用笔还是很细秀的,和晚年的大写意写生完全不一样。这幅《王母娘娘赐桃图》画得很有特色,王母被画成一个没有牙的老太太,显然是根据齐白石的观察来画的。在古代绘画里,王母一定是画成一个美人,而齐白石有时会加进一些自己的理解,画得很民间。《选临芥子园画谱题记》是他临摹了《芥子园画谱》以后做的题记。他临摹了无数遍《芥子园画谱》,最早用透明纸,又叫“薄竹纸”,拓的是借别人的乾隆版的彩色图。现在市面上绝对没有了,在北京图书馆或许能借到。我们现在看的都是晚清人巢勋重画的《芥子园画谱》,效果要差多了。字是学金农的字,“丹毫乡邑小名扬,却忆燃松制槀忙,涂鸦货得田和屋,果真锅内煮文章。“意思是说画画在乡村有点小名气,回想起以前读书画画的时候家里没有灯,自己画画挣的钱买了田和屋,小时候画画的时候他奶奶就说:阿芝,你整天涂涂画画能当吃的么?没有米下锅我看你吃什么。他现在说“果真锅内煮文章”。《山水》(图九)画于1919年,当时齐白石在广西东兴,最后一次远游,秋天回来就再也不出去了。这一年他在东兴待了半年,画了几百幅作品,替郭葆生代笔。郭葆生既能画画也能写字,他做了很大的官,同齐白石的关系很好,还对齐白石在经济上有很大帮助。这幅《山水》很珍贵。因为齐白石在那画了大量的作品,迄今为止不知下落,他替别人代笔,也没有看到属郭葆生款的。他连续去了三次广西,留下大量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哪去了,至今不知道,所以这是很宝贵的一张。可以看出画面已经概括、简洁了很多,很接近后来的大写意。这是辽博藏的齐白石为师母画的《蟋蟀豆荚花》(图十)。这个草虫特别是蟋蟀已经画得非常生动,画法还是能看出来传承了他的老师,远承于恽南田的没骨花卉。齐白石在山水画家中最佩服石涛,他临摹石涛的时候石涛在国内还不那么热。石涛热起来是在20年代后期,上海一批画家特别推崇石涛,一个画家的地位会随着时间和历史生长起来的。80年代以前,黄宾虹在画界没有地位,甚至有的人认为他不怎么会画画。现在大家公认黄宾虹是大师,石涛在清代也没有很大名气,因为清代晚期上海一些人喜欢他的画,后来近现代的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一大批人崇拜他才开始名气大振的。齐白石临摹石涛的作品倒不多。据记载,他从1903年在北京时就特别喜欢石涛,于是开始临摹。《石泉悟画》(图十一)是齐白石中年时期48岁第一套完整的山水创作,目前藏于辽博。土坡实际用的是解索皴,但皴的味道不浓,基本上还是勾的。属于元代画家黄鹤山樵、王蒙的画法。这种画法石涛学的很透,所以我估计他这还是从石涛那学来的。这幅是《甘吉藏书》(图十二),齐白石有位朋友家有藏书楼叫“甘吉藏书楼”,从构图到描绘都非常好。同一套组画,水平参差不齐,这说明当时齐白石的绘画水平还很不稳定。这是《谭文勤公像》,据我考证画于1910年。谭文勤公就是谭钟麟。齐白石有位名为谭延闿的同乡,曾经当过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长,袁世凯执政时期还当过湖南省省长。齐白石年轻时还为他刻过章,他和谭家关系很好。1910年谭延闿请他到长沙给谭钟麟画像,有很具体的记载。后来这件作品在台北故宫和大陆的某博物馆各有一套。为何画两套我们不知道,是两件肯定都是原作。可能是谭家兄弟三人,为每人都画了一张。那时谭钟麟已经过世了,这是根据照片画的,还是可以看出那个时期所具备的西方素描味道。1917年齐白石第二次到北京,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要成熟的多。这时他已经开始接触吴昌硕的作品,对扬州画派也临摹过很多。《荷花》画于1917年,根据记载齐白石并没有临摹很多吴昌硕的作品,但是可以看到吴昌硕的那种泼墨,大笔挥洒的笔力已经深深影响了齐白石。李可染说齐白石画得特别慢,他就学了一个“慢”字。其实齐白石早期并不慢,他的行草和画面形象非常统一。《秋蝉》是1917年为自己亲戚画的兰花秋蝉,这种大笔触已经很接近赵之谦、吴昌硕这一路很宽的笔法。《秋虫》有点像徐文长奔放的草书风格,因为他也临摹一些传为徐文长的作品。齐白石当年学画的条件比我们现在差远了,没有钱买画,自己也没有什么收藏。那时还没有博物馆,他只有跑到琉璃厂看,或者借来看,或者在朋友家里看。他远游的时候两次过上海就买八大山人的画册,其实那画册都是石印,印的很不清楚,正是在那些不好的条件下,他学到了古人,学得还很好,所以大师的成就不完全在条件。《秋馆论诗图》(图十三)齐白石有位朋友的斋号叫“秋江馆”,他年轻时就在“秋江馆”外面做木工活,那家的小朋友在学作诗,后来齐白石成了画家了,小朋友成了词人。他经常画这种题材,实际上一看就知道人物画法是从金农那得来的。《蟹石图》是从徐文长那得来的,他说他的螃蟹是自己造的。齐白石的借山馆后面有很多螃蟹横行于青苔之上,他说“予细观九年”,我才知道蟹走路是有规矩的,左右是有步伐的,“古今画此者不能知”。《梅花》这张画很有名,画的是墨梅,一看就知道是从扬州画派,金农、汪士慎过来的。因为陈师曾看了这幅画以后题了一首诗,所以便出了名。诗的意思大概是说齐白石喜欢画画,也喜欢作诗,兴笔来画,能夺取造化,最后一句说“酒后常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他学的是当时长沙当地很有名的画家叫尹和伯,齐白石曾经跟他学过双勾梅花。尹和伯也曾经是陈师曾的老师,陈师曾小的时候跟着祖父,祖父做两湖总督时是在长沙,所以陈师曾和齐白石还有这样一层关系。《洞庭君山》(图十四)这样的山水是齐白石独造的,其特点之一就是简洁。君山有一种茶叶,叶子都是立着的,毛泽东最喜欢喝这种茶。他第一次远游的时候就画君山,这时的风格已经非常接近成熟,他的山水画成熟时间比花鸟画不晚甚至更早。《葡萄》像这样的画也是不常见,这显然是学的吴昌硕,用草篆的笔意写出来。《山水》相对工整,当然后面的山是齐白石的独创,别人没有敢这么画的。这幅《小雏鸡》画于1925年,这时腿和爪还比较长,到了晚年则没有腿了,毛茸茸的小鸡就伸出几个爪。齐白石的篆书在多数情况下很接近于他的篆刻,他大量写篆书是在20年代以后的事情,20年代之前极少有篆书作品,最多的是30、40年代。《审音鉴古图》是为韵学家刘半农画的,齐白石画《观音》特别多,我见过很多在拍卖行出现。《松鹰》(图十五),鹰最早是临摹八大的,陈半丁家里有幅八大的作品他借过来临了一下。1946年齐白石送给蒋介石一幅鹰,1950年前后又送给毛主席一幅鹰。他的意思是说你们都是英雄。这幅《书法》中篆书笔画有点变化,字形也有点变化,跟他的篆刻有区别。他在1928年以后得到了《三公山碑》,后来他的篆书就沿着两条路走,一条路是沿着《三公山碑》,有粗细变化,更自由一点。一条是沿着《天发神谶碑》,起笔比较粗,收尾比较细。《富贵寿考》画于40年代,80岁的齐白石精力非常旺盛,他的画一点老态都没有,齐白石的画出现老态是在1953年以后。到了40年代,齐白石画大写意由原来的行草笔意变成了以楷书的方法入画,行笔非常慢。李可染于1947年拜齐白石为师,他说我跟着老师10年得出一个结果,最大的收获就是行笔要慢。齐白石跟吴昌硕拉开了很大区别,吴昌硕都是用草篆的方法入画,用草书的速度和篆书的笔力,这是他们的区别。所以吴昌硕显得是浑厚、圆厚,齐白石的笔线是平铺而直,平直而刚健是齐白石的特色。齐白石88岁的时候故意把款写得歪歪斜斜,所以有些人就利用这一点,因为这个好学,于是造就了很多88岁款字的假画,这是要特别注意的。齐白石晚年画得最好的是册页,他画册页最放松,字写在哪,章放在哪都特别讲究。这些草虫册页是58岁的时候画的,1948年在北京的几个孩子长大分家,家里的一些大写意的作品“各给一部,当做良田五亩”。齐白石到1950年依然精力充沛,不过更拙了。像这幅《雏鸡》,感觉画中的小鸡越来越笨了,但也越来越天真了。《荷花蜻蜓》的墨色有点控制不住,但又显得有一种特别的厚重感,齐白石到50年代初才开始画鸽子,为画鸽子,他还养鸽子,创造了迄今为止没有人能超过的大写意用楷书笔法。《寿桃绶带》(图十六)叶子还是画得很好,我看过很多假画的叶子,仅凭对叶子的勾勒就能辨别出来是假的。齐白石画的叶子都是在风里面飘,笔线都是在风里面飘,又由刚变成绕指柔的那样一种意味。晚年的字也很好,特别天真,写字的那种拿劲没有了,是用素养在写,是别人模仿不来的稚拙美。到了晚年有点回归儿童画,儿童画得特别肯定,齐白石到晚年已经有点控制不住形了。像《菖蒲螃蟹》中的螃蟹有点散架了,但是笔的力度还在。他96岁,97岁时最喜欢画牡丹,最后一张画就是牡丹。

他何以成为大师。第一、齐白石有天赋,他的天赋就是他有极强的视觉记忆力。齐白石从小就有看过就能画的能力,视觉记忆力特别好。此外,他不仅视觉记忆力,其他一般记忆力也很好。他27岁的时候,那时候唐诗很多字他都不认得,他用以字注字的办法来学,半年的时间,唐诗三百首从第一首背到最后一首。他有天分还表现在他深厚、充沛的感情。对于孩子、老师、朋友的感情,有时候读他的诗你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的画中都描绘美好的东西,他的痛苦都写在诗里。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是不行的。齐白石最好的诗就写于他从家逃难到北京之初想家的那段时间。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人到了晚年会有返老还童的阶段,会变得像儿童那么简单。内心算计、理性的东西、想去把握客观世界的东西弱了,自然而然的淡了,但是内心的情感,以前的经验和记忆变得活跃起来。所以老人反而爱哭,很爱动感情。人在年轻的时候会有机巧之心,有时候还要说假话,摆出一种假面孔,人格面具。到了晚年这些就都没有了,变得更天真,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二透明期。很多大器晚成的人在这点上特别突出,像齐白石、黄宾虹等。至于大器晚成的规律,我想还是要在大器晚成之前下足功夫,具备很好的功力。

第二、功夫。齐白石很有功夫,一辈子画了几万张画,写了上万首诗,没有功夫是不行的,他说过艺术就是寂寞之道。

第三、民间社会的培育。例如政府之外的民间社团。齐白石年轻的时候,胡沁园、王闿运、郭葆生……这些人无条件为他提供援助。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除了民间社团,全国只有一个画会那就是中国美协,政府代替一切。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是大社会,小政府。

第四、时代的造就。齐白石赶上了中国由古典社会像现代社会的过渡。他从湖南来到北京,如果不是特殊社会背景,恐怕他也来不了北京。齐白石经历了一系列的大运动,庚子事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很多人、事都与他发生了关系。不过,所有这些潮流、运动、战争、革命,都与齐白石的画家生活无关,他还过着一个纯粹画家的日子。齐白石是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来画画。齐白石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但是这四十年大门常锁,来客一般都不见,过着农民隐居的生活,而且什么画会都不参加。齐白石虽然以卖画为生,画了很多重复的作品,但是他依然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作品。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

 
                                                                                                                                                        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