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坛 | “昆仲同辉——京派大家吴镜汀、吴光宇艺术论坛”于12月16日在北京画院召开
艺术论坛海报
时 间:2023年12月16日
地 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
协 办:《吴镜汀研究》编委会
学术主持:吴洪亮 刘 牧
总 策 划:马明宸 徐显锋
组织联络:徐 慧 艾 茜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吴镜汀、吴光宇两位先生是中国20世纪美术史上的京津画坛大家,更是少有的同门昆仲画家,吴镜汀先生以山水名家,吴光宇先生主攻工笔人物,他们生前均供职于北京画院,吴镜汀先生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吴镜汀、吴光宇两位先生在艺术上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也为20世纪中国画的转型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是京派画坛的代表性艺术家,被同行尊称为“三先生”、“四先生”。
吴镜汀、吴光宇两位先生在七十年代相继黯然离世,关于他们的资料整理与学术研究工作一直处在匮乏状态。为了纪念他们并进一步推动京派绘画研究,吴镜汀先生弟子与吴光宇先生后人呈请北京画院支持,拟借吴镜汀先生诞辰120周年、吴光宇先生诞辰115周年之际,举办“昆仲同辉——京派大家吴镜汀、吴光宇艺术论坛”,以此纪念两位先生。
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论坛主题围绕吴镜汀、吴光宇先生的生平、交游、艺术风格与价值与意义等方面发言嘉宾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与会专家对于京派传统主义绘画的路线以及对20世纪中国画转型的贡献均给予了高度肯定,此次论坛对于我们反思京派绘画乃至传统艺术必将发挥重要作的用,也必将促进我们当下的整个美术创作。
吴镜汀先生(1903—1972)
吴镜汀,原名熙曾,号镜湖,祖籍浙江绍兴人,生于北京。早年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又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22年随金城、陈师曾赴东京参加第二回中日绘画联展。后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北平艺专山水画专任讲师。解放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北京画院画师、副院长。
奇峰耸秀 吴镜汀
160.5cmx250cm 纸本设色 1964年
园林清兴 吴镜汀
41.5cm×31.5cm 纸本设色 1953年
吴光宇先生(1908—1970)
吴光宇,幼喜绘画,1926年求学于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事徐燕荪。曾执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学院。1949年后入北京画院从事专业创作。擅人物,以工笔重彩见长,多取历史题材、神话传说及古装人物入画,取法宋元,笔法娴熟,设色古雅,人物形象生动。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北京市美术作品展或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主要作品有《吹箫引凤图》、《画龙点睛》、《太白醉酒》、《苟灌娘突围救父》、《宝琴立雪》等。曾与其兄吴镜汀在北京等地举办联合画展。亦擅连环画,出版《智取生辰纲》等。曾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画师。
昭君出塞图 吴光宇
纸本设色 29.5cm×32.4cm
仕女 吴光宇
纸本设色 1962年
参会嘉宾
上午9:15-10:30
主持人:吴洪亮 北京画院院长
马明宸 北京画院研究员
评议人:陈 明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所副所长
发言嘉宾
刘 牧:著名画家、吴镜汀先生弟子
吴维宝:吴光宇先生之女
李 伟:艺术家后人
朱京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维民:《艺术之旅》主编、教授
吕 晓: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
徐显锋:湖社收藏家、书画鉴定专家
茶歇10:45-12:00
王牧羽:中国工笔画学会秘书长
冯知军:《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刘 墨:著名理论家、书画家
王伯勋:中国美术馆二级美术师
中午:北京画院新创作楼院史陈列展参观
下午14:00-15:15
主持人:蒋文博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负责人、编审、博导
评议人:张 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言嘉宾
赵栗晖: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黄 戈: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薛 良: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吕 鹏: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武 湛:北京城市学院教师
茶歇15:30-17:00
李志国:岭南画院副院长
郑 岗:山东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副主任、山师大当代水墨艺术中心副主任
冯丽娟:河西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郑智威:北京画院美术馆原馆长
会议现场
作品观摩
8610-64040179
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