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旧岁交,北京画院在相继成功举办院藏中国画人物与花鸟专题展览之后,再次推出“笔韵国风——北京画院院藏山水画精品展”。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在魏晋之际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面貌,传统山水画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中国社会历史进入现当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展览用五十余幅画作呈现了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变迁的发展史。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名作萃集,群星璀璨、异彩纷呈。个人风格又汇聚为时代面貌,从晚清民国的古韵遗风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万山红遍,再到开启新时期山水画风格面貌的壮美新境,中国传统山水画终于走进了现代历史范畴,走进了当代人的审美视野。从这些作品里我们能够重睹大师们追索的足迹,认识二十世纪山水画发展变迁的历程。
第一部分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山水画总体上是在延续着传统的风格与母题,保留了传统的笔墨意味、高雅格调与脱俗意趣,像萧谦中、溥心畬、张大千等人。这些人因为江山易代,对于新社会新事物大多采取回避态度,把志趣转向山林,借书画表现孤傲不群,抒写文人逸兴。这一时期也有一批人上承石涛,志在革新发扬传统,如黄宾虹、胡佩衡等人,走出了传统的陈腐墨气,绘出了清新的山水画卷,取得了卓著成就。
第二部分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山水画变革势在必行,新中国美术思潮强调面向社会人生的革命浪漫主义加写实主义,一批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的艺术家积极进行艺术新变,走出书斋,到祖国各地采风,开展了大量写生活动,配合政治建设需要,创作出了以表现新中国各项建设成就为内容的山水画作品,还有描绘祖国壮丽江山、时代新貌的佳作。大红大绿的色调,激昂慷慨的情调形成了一个时代的典型风格面貌。
第三部分
建国后还有一批艺术家致力于山水画本体艺术探索,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开拓山水画题材,像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等人,他们在形式完备的基础之上重新致力于探索笔墨意味,创作出了一批强调艺术性的山水画作品,气象开阔,风格壮丽,为新时期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再开新境。在这批作品中,新时期中国山水画时代风格建构初露端倪,开启了时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