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屏画展

  • 展览时间: 2013年10月17日 至 2013年11月22日
  • 主办单位: 北京画院
  • 展览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由北京画院主办的杨燕屏画展将在2013年10月17日-10月22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杨燕屏近三十年来在国内的第一个回顾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杨燕屏的艺术就为中国画界所熟知。她的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对形式的高度敏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80年代,她的《秋塘》是最早被大英博物馆购买收藏的当代中国画家作品,并作为精品收藏展示,编入其《收藏20世纪》图册。1984年,艺术史学家高居翰把杨燕屏大力推荐给“当代中国绘画展”的展出。她与吴冠中、李华生等画家一道应邀参加由旧金山的中国文化中心资助的“当代中国绘画” 展览,在美国8个城市的博物馆巡回展出,引起了轰动,使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了全新认识。高居翰后来写道,“我很高兴看到杨燕屏的《屹》成为此展览中备受赞许的作品,并成为《国际艺术杂志》(Art International)的封面,苏立文为之撰文。这幅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有其特别手法,以一种断续点线的描法,结合斑驳彩墨充盈的神秘气氛,构造出独具一格的风味,其中蕴藉着高度敏锐性和沉郁的力量。”1995年,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画家,她的书法性绘画作品《旦》被收入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国际发行年历中,并被单独抽出印制为联合国当年赠送给各国礼品。艺术史学家苏立文认为杨燕屏的画是“洞见、形式和感受的完美融合”。评论家和策展人贾方舟则把杨燕屏的绘画放在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大图景中来衡量: 传统水墨画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为适应文人的审美趣味,为强化了水墨的表现力,不惜消弱甚至放弃色彩。可以说,放弃色彩是达于峰巅的文人水墨画付出的最大代价。而杨燕屏在她“荷塘系列”的探索中对这个难题的解决是卓有成效的。她的作品,不仅保留了水墨画本有的敏感和微妙特征,保留了水墨画的丰富层次和形式趣 味,而且充分体现出色彩的魅力和优势。这个进展,绝不只是技法意义的,也不只是画家个人的偏好,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时代课题。是画家面对一个时代课题以个人 化的方式所做出的“题解”。

现场照片

  • 展览主题墙

    展览主题墙
  •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