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文│吴洪亮
“隐与仕”、“物与心”连接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内质,也是中国园林延绵千年的理由。本次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画院同仁的反复研讨推演之后,借助多方力量以园林为经,以文人生活做纬,以古人“六幂”之法为纲,编织出了四扇以窥中国文人园林生活的菱窗与您共赏。

沧溪图卷(局部) 文徵明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31.7cm×139.8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溪堂诗意图 戴进 明
194cm×104cm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第一扇窗,是“林泉之心”,透露了中国文人之心灵志趣与自然山水的交融。在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宏愿外,文人始终怀抱一颗纯真质朴的林泉之心。所谓“林泉之心”,即以一种怡然自得的闲适心境来看待山水,体会其中妙趣。而这种心境诉之笔端,则生出一幅幅或独居高卧、或渔樵茧缕的画卷。

西园雅集图(局部) 李士达 明
25.8cm×140.5cm 纸本设色 苏州博物馆藏

香山九老图 周臣 明
177cm×106cm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第二扇窗,是“雅游适意”,上演着中国文人游园玩赏、诗酒唱和的文化交游。这种崇尚自然闲逸志趣的文化活动,体现着中国园林作为社交空间的属性,也体现着中国文人在追求林泉之心外,更为惬意真实的一种生活。他们不仅要“青史留名”,还渴望“名园留像”,以文会友,因园生情。

墨花八种卷 陈淳 明嘉靖十九年
24.3cm×420cm 纸本墨笔 首都博物馆藏

陶渊明诗意图(之一) 石涛 清
27cm×21.3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扇窗,是“壶中天地”,框出了中国文人生活中最细微,也最宏大的一花一草、一鸟一鱼。园林之物,承载着园林主人,亦即中国文人的文化内涵,如果不刻意思考,我们可能不会知道一座园林中可以承载如此之多的物品,且件件有其来处,有其道理。就如一方微缩的“壶中天地”,将自然山水、林泉丘壑安置于园林布景中,映射着文人微妙的世界观。

归去来兮辞卷(行书 局部) 赵孟頫 元
24cm×146.2cm 纸本墨笔 辽宁省博物馆藏

雪浪灵璧图 金农 清
43.3cm×119.3cm 纸本设色 广东省博物馆藏
第四扇窗,是“诗画映景”,展示着最真实与最虚幻的园林之间奇妙的对比。中国文人首先在诗文中描绘理想的园林形象,随后便按照这理想去建造自己的园林。层累的文字,塑造着中国园林的形象;而修建起来的园林,也逐渐影响着中国文人的书写。在真实的园林与虚幻的园林之间,在真实的图景与构造的文字之间,中国文人感受到无穷的奥妙与乐趣。

林榭煎茶图卷 文徵明 明
25.7cm×114.9cm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如今,我们用展览古代画卷的方式来回顾中国园林与中国文人的故事,无疑是一场精神的旅游。跟随画卷能够亲身体会中国文人倾心营造的园林意蕴,领悟那种卧以游之的旷达闲适的心境,从而可以学着安然牵手当下与未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隐与仕、物与心
主办单位:辽宁省博物馆、北京画院
支持单位: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4日至2023年5月14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