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研究文章 > 详情
钱松喦山水画艺术变革的内在机制2013-11-14
    作者:马明宸

    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文艺主题是社会形态优越性宣传和党的光辉革命历程再现,相比于油画与年画,中国画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迟缓和艰难,于是“改造”成为画家们自觉意识到的、也是国家文艺机构期待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新成立的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频频举办展览推出“新国画”,全国美协帮助画家深入生活、开展写生,这开启了中国画变革的前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中后期“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呼声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政策相激荡,国家吸纳清末民国时期美术学院之外的画坛耆宿成立了另外一个类型中国画专业创作机构—画院,这里成为丹青荟萃、国画改革的重镇,画院画家成为学院之外中国画“改造”的另一支主力。艺术家们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为革命精神感召,被建设热潮激励,响应号召、迎合需求,改造画风的同时更注重改造思想,毅然抛弃文人士大夫的小我情结,把自己融入这个火热的年代,相信“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傅抱石语)”,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石鲁语)”,背负纸笔走出画室与书斋,走遍万水千山,到全国各地建设一线写生采风,万里壮游成为新中国初期画外一道亮丽景观。漫漫求索之中,艺术家逐渐找到了反映新中国建设面貌这个基本主题,打开了中国画改造的第一个突破口。

 
    艺术家们尝试用画笔直接描绘新时期的祖国建设面貌,在创作中弱化写意性、强化写实性,用原色替代水墨,灭失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和章法,注重从写生中借鉴表现方法或者用写生代替创作,致力于表现场面全景,逐渐形成了一种笔触细腻工整、画面干净甜熟、格调清新优雅的面貌,呈现出向传统的小青绿山水靠拢的样相,完整统一的风格面貌形成了,这是中国画改造第一阶段的成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和上海两个国画院的画家深入厂矿城郊、公社船厂,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工农业建设的精品,这类题材成为五十年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主旋律,“小青绿”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风格。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魏紫熙为代表的江苏国画院创作群体异军突起,他们把山水画的改造深入到绘画主题层面,根据山水画的特征选取角度,大胆尝试革命历史题材,转向描绘长征道路、革命圣地以及领袖故居,或者图画毛泽东诗词的诗情画意。随着《万山红遍》、《红岩》等作品的出现,“红色山水”成为六十年代中国画改造的主流风格和重要成果。钱松喦无疑是这个时期、这个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画家,尤其是他的红色系列山水画,成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画改造的经典,他的艺术变革触及了许多中国画的本质问题,是中国画转型的关键环节,重新认识和分析钱松喦山水画变革的角度与特色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画的本质问题能带来许多启示。
 
......部分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