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由北京画院、刘海粟美术馆、常州美术馆主办,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州分院协办,破风艺术馆、逸格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承办的“青荣峻茂——刘旭中国画展”,已于8月3日在常州美术馆开幕。此次画展汇集了刘旭的众多精品力作,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和书画爱好者的关注。
【展览前言】
看到刘旭的新作,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字:若寄。那是十年前,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人生若寄”的展览。此题目源自陶渊明的《荣木》诗。而“寄”字不仅指人生若旅寄宿世间,在中国绘画中有着更丰富的意涵。如我们常说“寄情于山水”,这正是山水画的深层妙处。有“情”才有山与水,画画不过是将“情”寄托于山水的一种方式。但这也着实很难,千年来无数艺术家都在探索其中的密码,解码的方式各异,但方向是一致的,正所谓“隔花人远天涯近”。

高松碧筱图
100cm×220cm 绢本设色 2024年
千峰积翠浓
90cm×220cm 绢本水墨 2024年
刘旭的确是另辟蹊径,他以“自家山水”绘于往日的旧信封之上,融作品之美、信封之美、时间之美、材质之美为一处。此方式直接又含蓄,将今日之艺术观念与昔日之文人雅玩合二为一,将人生与艺术之“寄”合二为一。作品不大,但壶中自有天地,的确,妙哉!
圆扇系列一
25cm 绢本设色 2022年
圆扇系列二
25cm 绢本设色 2022年
说到刘旭的“自家山水”的确已经日渐形成。他将“青绿”与“水墨”、“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把20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中本已背道而驰的事情不仅掉了头,还自自然然地聚合了。当下的艺术常常是太多,并峙而不能融汇,而刘旭则是在努力博采之长,同时做了减法。他的画作少了“青绿”的瑰丽,少了“水墨”的疏离,少了“工笔”的繁冗,少了“写意”的恣肆,而有了“我法”。关键是没有痕迹,恰切而可让观者安然入境。这一点恐怕也是北京画院画家共有的特点,有中国人“温良”的气质。当然,将这种气质与澹然的心境留于笔端纸上,植于画面之中是需要修炼的。因此,心境要稳,不争在一时一地,不急不待,日课缓行,自会见到不一样的山水, 自会“青荣峻茂”,趣味良多。
山中宿雨晴
40cm×4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山石簇翠开
40cm×4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最后,祝刘旭在常州美术馆的展览成功!
吴洪亮
2024年7月24日于北京画院
【艺术家简历】
刘旭
1973年生于北京,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美协理事,中国 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 会员。
主要展览: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获奖提名)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国际巡展意大利展
*“水墨现在”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归心两畅(北京画院美术馆)
*全国第六 、七届工笔画大展
*翠壑流云-刘旭山水画展(深圳美术馆)
*翠壑云烟-刘旭中国画作品展(墨尔本)
*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展
*百家金陵画展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8至2012)
*北京意象系列展(中国美术馆2007至2021)
*作品《众志诚成》获北京市政府文学奖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