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自牧——郭宝君中国画作品展”将于11月15日在金陵美术馆开幕2024-11-13
    
展览海报
 
      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野山自牧——郭宝君中国画作品展”,于2024年11月15日上午在金陵美术馆隆重开幕。
 
鸣雪之二  郭宝君  170×170cm  布本  2001年
 
      此次展览共展出郭宝君中国画精品100多件,完整呈现了其从艺40余年的创作成果,同时也清晰地还原了画家的艺术观及创作心路。如果说不息的变化是一个艺术家创造力的体现,那么其中的不变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坚守。对于郭宝君而言,变化的是笔墨、语言、风格,不变的则是超然的个性追求。他最喜欢的传统画家:五代的董源、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以倪瓒为代表的元代画家,以及清代的龚贤。不难发现,除清人龚半千外,其余均为董其昌推崇的“南宗正脉”,都是最典型的传统文人画代表。以上诸贤,虽时代、画风各不相同,但均崇尚平淡天真,超然物外,不落尘俗。郭宝君的艺术底色正渊源于此。他自己讲:“一静制万动,静,便也成为我心中的追求。”的确,在一个“静”字中,他生活、创作了数十个春秋。可谓不急不慌,淡于功利,蓄积着修行,笔墨与人格同步建造。这种看似缓慢的“见效”,其实是一种智慧,因为中国画之路本无捷径可走。
 
大塬无声  郭宝君  206×95cm  2003年
 
      郭宝君于人物、山水都有涉猎,工笔、写意兼具,皆画出了自己的风貌。纵观其数十年的绘画历程,无论在山水还是人物创作中,都有他十分偏爱的题材。就山水而言,郭宝君对雪景可谓情有独钟,二十多年来,每年的雪季他都会到山里采风,并创作了大量作品,雪就像宝君老师的自喻,雪景创作既是他锤炼艺术语言的载体,也是他寻求精神升华的媒介。而在他近些年的山水写生作品中,充分流露出了他的文心和极高的笔墨修养及灵性,当下至此境的画家不多。如果说雪景是郭宝君山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那么藏族题材则是其人物画难以割舍的对象。郭宝君的藏族题材创作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朝圣,他曾言:“中国画不仅止于使用的材料性能,更在于文化积淀和文化境地。人生是一场修行,‘画’是修行的一个手段,使自己澄明,使自己安静,使自己纯粹,使自己干干净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拨去自我,与天地为一。”或许他对于藏族题材的持续关注,正是要借助这一特殊的对象去追寻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展览将于12月15日结束。
 
【作者简介】
 
郭宝君
 
      1965 年生于河北省曲周县。曾任邯郸师范专科学校(今邯郸学院)美术系系主任,教授。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专业画家,一 级美术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参加第七届、第八届、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参加中国工笔画山水大展并获“金钗奖“;参加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其中第三届获铜奖、第五届获优秀奖;参加深圳美术馆中国中青年工笔画家提名展;参加第二届、第三届、第七 届、第八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参加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画院双年展优 秀作品晋京展;参加北京画院“大匠之门”展北京风韵系列展、油画 风景中国山水画对比展、“百花齐放”北京画院创作与典藏展等。
 
       曾在日本中川美术馆、酒田美术馆、奈良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 馆,深圳美术馆,大同市美术馆、雍阳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 个展和联展。
 
       作品曾被北京画院、深圳美术馆、河北美术馆、日本中川美术 馆、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专业机构及个人收藏。
 
       出版有《郭宝君梦幻抒情展作品集》《当代名家山水精品— 郭 宝君》《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 郭宝君意象山水》《21 世纪有影 响力画家个案研究— 郭宝君》《静水深流— 郭宝君的世界》《且看山——郭宝君小幅画作品》等。
 
【部分展出作品】
 
寒云之六  郭宝君  164×68cm  2009年

甘南纪行之一  郭宝君  28×62cm  2015年

冬日之一  郭宝君  18×23cm  2016年

倚石之四  郭宝君  33×66cm  2018年

前行之一  郭宝君  198×148cm  2018年

西藏阿里土林之二   郭宝君  66×33cm  2019年

前行四  郭宝君  198×148cm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