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 《齐白石研究》(第十三辑)征稿函2025-01-15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尚书·说命下》云:“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于绘画而言,六朝时,谢赫 “六法”中的“传移模写”已将临摹学习前人的艺术技巧和经验作为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齐白石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历程也脱不开对前代名家的临仿与学习。从齐白石的自述、题跋和遗留的画稿可知,他学习绘画从《芥子园画传》入手,先后临习过众多古代画家和同时代画家的作品,如:倪瓒、沈周、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黄慎、李鱓、罗聘、钱慧安、改琦、赵之谦、尹和伯、吴昌硕等,甚至包括名气不大的孟丽堂、自己弟子和民间工艺品。齐白石没有收藏古画的条件和习惯,他对于古代画家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和选择性,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临习古画的最终目的是个人创造,以“似古人深为耻”,真正做到“食叶蚕肥丝自足”。2025年,《齐白石研究》将围绕“齐白石的师古之道”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发掘齐白石的艺术渊源,理解其艺术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即日起谨向海内外学者、专家征集学术论文,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探讨。相关论文将汇编入《齐白石研究》(第十三辑)中出版,入选作者将获邀参加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齐白石 钩临金冬心风来图 托片 
纸本墨笔 28cm×32cm 1917年 北京画院藏
 
      议题(包括并限于):
 
     1.齐白石对历代大师的学习(途径、方式、图式、笔墨、精神)
 
     2.齐白石的师古与创新
 
     3.齐白石对古代绘画的认识
 
      注:“大匠艺事” 栏目继续关注齐白石的生平、交游, “馆藏掇英”栏目继续邀请研究者介绍全世界收藏单位的齐白石藏品。
 
 
齐白石 牡丹公鸡 轴 
纸本设色 92.5cm×43cm 1917年 北京画院藏
 
       论文要求:
 
      1.投稿论文需全文,且未曾在出版物、研讨会、网络等处公开发表。
 
      2.论文字数在6000至12000字为宜。论文请用Word格式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体例要求见附录。
 
      3.来稿请附作者个人简历,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4.论文在《齐白石研究》刊发后,作者将授权北京画院将论文收录入中国知网,并在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发表和宣传。
 
      5.投稿作者承诺稿件为原创作品,不存在任何著作权纠纷。与稿件相关的任何著作权纠纷由作者自行解决并承担责任。
 
      截稿时间:2025年4月30日。
 
      截稿后,北京画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论文将收入《齐白石研究》(第十三辑)。
 
      期待您的学术成果!
 
       电子邮箱:qibaishiyanjiu@163.com
 
       联系电话:陶怡霖 010-65032033
 

齐白石 小鱼图 托片 
纸本墨笔 43cm x20cm 1919年 北京画院藏
 
 
        附录:《齐白石研究》体例要求:
 
       1.稿件文稿发送时,请与相关图像同期打包发送,图像质量高清为佳,大小尽可能不少于2M。请勿插于word文档内,只需要在文中相应位置插入图号即可,如:“(图1)”,并标黄,图片文件的编号请与文中编号对应。
 
       2.《齐白石研究》原则上不刊登私人藏品,实在无法回避必须作为论据的私人藏品,原则上不能出现图片,只可作为文字证据出现。
 
      3.图片文件夹中请单独附图注word文档,图注规格例为:
 
      图1 齐白石  钟馗搔背图  轴  
 
     纸本设色  68.5cm×38cm  1926年  北京画院藏
 
     注:每一小项之间为一字空。图号与作者之间为半字空。
 
      4.文章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文中用阿拉伯数字上标,并请标黄,以提示排版人员。注释规范如下:
 
      专著类:齐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第75页。
 
      期刊类:郎绍君:《〈曹大家〉和〈郑家诗婢〉——齐白石送胡适的两幅仕女画》,《美术观察》2011年第10期,第5页。
 
      5.文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及职务,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6.文前请附200—300字的论文摘要及关键词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