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北京画院美术馆和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正常开放2025-09-29
    
      国庆假期,北京画院美术馆和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将正常开放。
 
      来看展前,请您记得在美团app搜索“北京画院美术馆”或“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进行预约。
 
      我们为观众朋友们准备了哪些展览可以看呢?
 
      北京画院美术馆
 
      地址:朝阳公园南路12号院
 

      展览一
 
      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展览二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01-
 
      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展览海报
 
      2025年,适逢丰子恺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由北京画院、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览以“无限清凉”为题,分为“诗意之情”“护生之心”“童真之趣”“闲逸之韵”四大板块,并辅以书信、手稿、文献展品以及多种互动体验,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展览空间,将丰子恺温润通透的艺术世界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引领观众走入他那既入世又出尘的精神家园。
 
      展览以“无限清凉”为题,灵感源自丰子恺与思想家马一浮之间一段颇具禅意的对话。当年丰子恺有意创作《无常画集》,马一浮淡然点拨:“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此言如清风拂面,令他“顿觉清凉”,从此以平常之心观照世间,在瞬息中捕捉永恒。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里,藏着他所悟得的“常”——童真不泯是常,草木枯荣是常,人间情味亦是常。他将飘忽的无常化为了可触可感的日常,于流动的时光中定格生命本真的模样。 
 


 


 展览现场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
30.2×23.5cm  纸本设色  丰子恺家族藏
 
爸爸回来了  丰子恺
30.1×22.7cm  纸本设色  丰子恺家族藏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丰子恺
30×22.8cm  纸本设色  丰子恺家族藏
 
子恺书信  丰子恺  1970年10月9日
右23×29cm  左23×19.5cm
 
      如果你也渴望一片清凉之地,
 
      如果你也愿以常心观无常事,
 
      那么,这个秋天,请来北京画院。我们等你,
 
      一如等待每一个懂得“常”之珍贵的人。
 
      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展览限定专属表情包~欢迎微信扫码免费下载使用,为您的生活增添艺术与乐趣!
 
 
扫描此二维码下载专属表情包
 
      同时,您还可以扫描如下二维码,获得微信导览和亲子观展手册电子版内容。
 
      在展厅现场,我们为18岁以下的观众,准备了《跟着丰子恺和他的喵一起走进漫画世界》亲子观展手册,可由家长在美术馆前台登记后领取。
 
扫描此二维码获得微信导览内容 
 








丰子恺展亲子观展手册
 
      -02-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四峰并立,一部从晚明到20世纪的写意史诗。
 
      珍品星聚,十三家馆藏精品映照三百年笔墨源流。
 
     “三家门下转轮来”出自齐白石反复题咏的一首诗,这不仅是他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三位前贤炽热而谦卑的礼赞,同时也清晰勾勒出数百年来大写意花鸟画生生不息的轨迹。2025年9月9日,由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西泠印社联合主办的“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展览项目”,联合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十余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历时数年筹备,以齐白石对三家的致敬与师学为轴,展出了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作品70余件套,通过“百代同辉”“萍翁造化”“缶庐铁笔”“青藤雪个”四个单元,梳理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自明清至近现代的磅礴源流与风格演进。
 
      师承之道,是中国绘画传承之命脉。这其中不仅有笔墨技法的授受沿袭,更有精神本源的无形归依。齐白石的绘画广收博取,尤其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三家心摹手追,他曾多次在诗文中表达敬仰,如“青藤雪个意天开,一代新奇出众才(吴缶庐)。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展览将四家相近题材但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观众可聆听四家跨越时空的笔墨唱酬,感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艺术轮回与精神共鸣。
 
杂花图(局部)徐渭 1592年
30cm×401cm 纸本墨笔 荣宝斋藏
 
墨牡丹  齐白石  1955年
51cm×43.5cm  纸本墨笔  中国美术馆藏
 
双鹊大石图  八大山人  1690年
159cm×49cm  纸本墨笔  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设色葡萄  吴昌硕  1915年
140cm×69cm  纸本设色  西泠印社藏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地址:雨儿胡同13号
 
     展览一
    
    “扫除凡格总难能——齐白石在北京的衰年变法”展
 
     展览地点: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西厢房
 
 
     展览二
 
    “我以我笔写京华——齐白石画北京”展
 
     展览地点: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东厢房
 
     -01-
 
    “扫除凡格总难能——齐白石在北京的衰年变法”展
 
展览海报
 
      1919年,年近六旬的齐白石在《己未日记》里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扫除凡格总难能——齐白石在北京的衰年变法”展览中呈现了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的作品,直观体现了齐白石的“梅花之变”“菊花之变”“荷花之变”“虾之变”“草虫之变”。并梳理了影响齐白石变法的友人和故地。 
 


展览现场
 
墨荷  齐白石  130.5cm×34.5cm
1920年  北京画院藏
 

红荷鸳鸯  齐白石  133cm×33cm
北京画院藏
 
     -02-
 
    “我以我笔写京华——齐白石画北京”展
 
展览海报
 
      齐白石曾言:“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他后半生定居于北京,将北京的风土人情、一花一木,都融入了他绘画的视野。“我以我笔写京华——齐白石画北京”主题展览展出的齐白石画作中生动的记录了荷花、牵牛花、和平鸽、白菜蘑菇这些平凡的北京风物。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物背后都深藏着一个齐白石与北京的故事。
 
      寓居法源寺时,齐白石照着地上石浆印子勾勒出一只小鸟,有天然之趣。他画梅兰芳家的牵牛花,以花为媒成就了“齐梅之交”的一段佳话。他还多次为荷花庆生,到北海观荷,道:“北海青荷动影凉。”作为北漂的齐白石爱吃白菜,他将白菜入画,寓意“清白传家”。他还爱画一派“北平秋天”的景色和胡同里各色花卉。齐白石到北京后创作的山水画不多,我们可以从中一窥白石老人笔下的北京风貌。1903年齐白石初次进京,参加夏午诒发起的陶然亭饯春,后在《借山图》中画下陶然亭景色。1919年齐白石正式定居北京,他在《己未日记》里记录了北京城风景旧貌:黄瓦红壁的门楼,黑烟滚滚的电灯厂,柏树朦胧的社稷坛。他还曾为张次溪及其爱妻的居所画下《双肇楼图》。登楼远望天坛、西山,风景极佳。 
 


展览现场
 
白菜蘑菇  齐白石  109cm×46cm
北京画院藏
 
《己未日记》第二页  齐白石  15cm×22cm
1919年  北京画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