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由北京画院和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润含春蕴——北京画院花鸟画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
北京画院是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下,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画院一直践行周恩来总理对于画院做出的创作、教学和研究三大任务的指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北京画院继续坚守秉承传统文脉、追求高度、勇于承担的作风,一切工作皆为出精品、出人才这一主旨服务,在创作、研究、培养人才的同时,还承担起对传统中国绘画经典的收藏、挖掘、梳理、传播等任务,展现了自身的独特文化价值、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北京画院在花鸟画方面有很强的创作力量,曾集聚了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王雪涛、崔子范等众多名家大师,不但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同时也使北京画院形成了丰厚的传统积淀,这是北京画院宝贵的财富。
花与鸟,是大自然生机的表征,天赋地与,钟灵毓秀。春天的绚丽,盛夏的繁华,金秋的静美,隆冬的高洁,这些缤纷盎然的神奇造化,往往会激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艺术的感悟,进而转化成创作的灵感,于是歌咏之、图绘之。花鸟画在历史上成就极高,历代经典佳作不胜枚数。因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解、阐释和发展传统,是当代画家必须要面对和解答的命题。
本次参展的十位画家王明明、莫晓松、姚大伍、怀一、姚震西、李雪松、方政和、安华平、彭薇、陈福彬,基本代表了目前北京画院花鸟画的创作水平。他们在年龄结构上整体趋于年轻化,这不但保证了北京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使北京画院更具活力、更具开拓意识;他们修养全面,视野开阔,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之上,直面生活,深入大自然进行观察、体悟;他们在花鸟画创作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有深入思考与探索,有的努力尝试在花鸟画的取材及表达方式上进行拓展,有的在花鸟画的图式和技法上引入了新的理念;他们都具有一种“开放性”思维,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路子拓宽,避免过早“结壳”,束缚手脚。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作品都是传统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一种创变,都没有偏离传统中国画的文脉,这已成为北京画院画家们中国画创作上的共识。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这里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无疑有着新的意义。感谢关山月美术馆的诚挚邀请,和对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希望展览取得成功!
和风清远(300x585cm) 2014王明明、莫晓松、李雪松合作
王明明作品
怀一作品
莫晓松作品
姚大伍作品
姚震西作品
彭薇作品
李凤龙作品
李雪松作品
方政和作品
安华平作品
陈福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