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年会 | 齐白石学术研讨会II内容提要12月1日15:35—17:002023-12-12
(请扫码观看研讨会现场视频)
 
主持人 │ 吕 晓
 
评议人 │ 林 木
 
主讲人 │ 朱万章 孟召汉 浅野泰之 冯朝辉 王亚楠
 
主持人: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吕晓女士
 
评议人:四川大学教授 林木先生
 
● 朱万章:新见齐白石致伊藤为雄信札考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朱万章先生
 
内容提要:在既往的资料中,可知齐白石与日本藏家伊藤为雄交游的时间在1920年至1938年间。新发现的两通齐白石信札,则将其交游时间确定到1940年。在相关信札中,亦有齐白石作品定价,与其时书画家有一个直观的横向比较。据此亦可看出齐白石作品的接受与传播史。齐白石艺术在日本的推介与传播中,伊藤为雄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重要推手。
 
● 孟召汉:齐白石与伊藤为雄艺术交游考
 
湖北美术学院讲师 孟召汉先生
 
内容提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文化交流最为频繁与深入的领域,恰在中日书画之间。彼时因公来华的正金银行中国分行职员伊藤为雄,工作之余,亦扮演着书画中介人的角色。借由齐白石与伊藤为雄往来文献可以管窥,作为齐白石的“画事知己”,伊藤为雄全方位参与到了齐白石的艺术创作与生活中,不仅促成了齐白石与在华日本客户间的大量书画交易,同时在齐白石书画艺术走向国际的过程中亦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 浅野泰之:1920—1945年期间齐白石作品在日本的传播
 
湖北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 浅野泰之先生
 
内容提要:齐白石与吴昌硕同为中国近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虽然他们二人都没去过日本,但对日本艺术界影响巨大。特别是吴昌硕,当时日本书画家及学者来中国拜访或当面求教学习者众多,如日下部鸣鹤、长尾雨山、河井荃庐等。众所周知,因为吴昌硕有多幅作品相赠日本友人,或者日本友人到中国请吴昌硕作书作画,所以现今在日本国内收藏其大量书画篆刻作品。由于日本人接触吴昌硕艺术的机会相对较多,关于其艺术在日本传播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管见所及,齐白石艺术在日本传播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相比吴昌硕,可说是一个尚未开拓的领域。特别是在1920—1945年期间,齐白石与日本友人交游的记载几乎不见。对此,期望以当时的刊物、报纸等资料为依据,弥补这段时期齐白石作品在日本的传播及与日本友人的交游情况研究之不足。可以看到,与齐白石交往的日本人中有学者、艺术家、收藏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等多方面人士。其篆刻作品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日本友人的中间人(媒介)功不可没。
 
● 冯朝辉:从东西方艺术的趋同性看齐白石绘画艺术的国际传播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研究员 冯朝辉先生
 
内容提要:将齐白石绘画艺术放归到20世纪初东西方艺术的趋同性分析中,探究狭义和广义上齐白石绘画艺术作为20世纪东方艺术语言的代表,广为世界人民所欣赏、学习的通路。狭义的趋同性指在人类文化变迁中,地理上不相邻的民族文化,未经传播或实际接触而达到某种程度相似或相同的现象;广义的趋同性则包含了因人类交通、交流的原因而催动的文化趋同面貌的呈现。齐白石身处中国近现代,传统绘画艺术已经从符号,经形象,走向了意象;而西方艺术亦走过了从符号,到具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东西方艺术最终都是部分或绝对地抛弃了“像”,以反映画家内心。诚如齐白石强调的“似与不似”与毕加索所表现的抽象立体形象,是东西方艺术狭义趋同发展的典型范例。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狭义趋同这一内因的驱动下,广义上齐白石艺术同样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如其早期绘画中对西方明暗、色彩等的借鉴。晚年齐白石绘画艺术又同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家,如野口勇、毕加索、金永基等。站在世界的维度来看,齐白石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其艺术创新恰好贴合了人类审美发展的世界进程,对思考当下中国画未来发展方向,不失为一个典范。
 
● 王亚楠:斯世尤能有此翁——以策展力量推动齐白石艺术的国际传播
 
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 王亚楠女士
 
内容提要:在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中,展览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活跃且有效的艺术呈现方式,拥有“世界语言”的特性。于是,建立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国际展览运行机制与策划方法,就成为当前美术馆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演讲从齐白石艺术的海外展览传播角度入手,以“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满园青青百草同——齐白石的跨时空对话之一”“不喜平庸——齐白石的艺术世界”等展览为例,介绍对话频道与表达方式对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